2)第二百七十六章 官职_重生东汉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尉,其职由太守兼任,只在边郡继续保持都尉及属国都尉。当然,在出现造反等紧急而极端的情况时,朝廷会临时设立都尉一职,事了则罢。在出现中二千石的品秩下,比二千石的都尉实际上已经降了半级。

  都尉一职的削减乃至逐渐消失,实际上是中央政府压缩地方军事权力,将军队收归中央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

  郡都尉本为郡守副贰,侧重在军事方面协助太守,但由于边郡的军事防务太重,往往需要把边郡划分成若干个防区,因而仅靠郡都尉一人是不行的,所以许多边郡都在不同的防区设置部都尉,类似于近世的军分区司令,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一个个地方军阀。

  而都试,则是汉代各郡中每年举行一次的军事演习。汉代平民中年满二十三岁的男子,都要在郡中服役一年,充当材官、骑士,并接受诸如射御、骑驰、战阵等方面的训练,都试即是对他们作战能力的一种考核和检验。都试由郡守主持,都尉及各县的令、长、丞、尉也都要参加,而都试在举行时陈设斧钺旗鼓,仪式极为隆重。

  汉代通过都试以加强地方武备,但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郡守在军事上权力过大的现象。而这种地方权力过大的问题,虽确实可以加强地方治安,防止农民起来反抗政府,却无疑会给中央集权带来极大的不便。新莽时东郡太守翟义﹐利用都试之机,纠集一郡的兵马反对王莽;光武帝刘秀在举事前,亦曾谋划乘南阳郡都试而劫夺一郡的士众。

  因此,在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为了削弱地方军事力量,在裁减都尉的同时亦取消了都试制度,后来也一直未曾恢复。对于这种自己曾经想要或确实钻过的空子,当事人最是了解其中的制度漏洞,因此刘秀废除都试制度也是人之常情。就好像曾任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深知这一掌管天子亲卫,总额左右卫将军、符宝郎、宿直将军、左右振肃等官的亲卫武将的弊端,在其登基后便将这一官职直接废除了。

  对于颍川郡中郡丞的人选,郭斌早已拟定,并通过大将军何进定了下来,便由一直在阳翟县丞位上的徐庶担任。徐庶一直担任阳翟县丞的职务,将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几乎就成了阳翟县的大管家。便是在黄巾之乱最激烈的时间里,阳翟县经济仍是保持了极快的发展速度,他与赵云一文一武的搭配,使得阳翟县稳如泰山,这也是郭斌能够安心带兵南征北战的根本原因。

  况且,当初徐庶担任阳翟县丞的职位,亦是经过中央政府批准的,由他随着郭斌到颍川郡丞的位子上,也是迅速稳定颍川郡黄巾之乱后的政治局势,安抚郭斌的重要手段。郭斌身为天子的亲信,这点儿特权还是争取得来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