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章 占大便宜了_这世界危在旦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公款消费,不花白不花。

  其实在她隔壁的钱学森也在干同样的事,只是这位火箭专家搬的是加州理工的图书馆。火箭在其次,制造火箭的文献和数据更重要。

  当这批华裔科学家在美国忙碌,远在帝都的萧金浪接到周青峰借助苏联大使馆发来的跨洋加密电报。

  电报是一连串的数字,加密手段非常低级,全靠两人约定用某本字典进行译码。这方法笨,不存在什么公匙密匙,但除非两人自己泄密,否则外人基本无法破译。

  按电报头一组四位数,萧金浪找来一册《儒林外史》。按数字开始转译周青峰的来电。这笨办法转译效率极低,折腾老萧大半天才完成译电。

  不过转译到一半,萧金浪就被周青峰搞出来事给惊到了。虽说搭档多年,但周青峰总是能搞出些稀奇古怪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绑架宋美龄筹钱支援国内建设,这就够离谱了。

  现在又拿宋美龄废物利用换钱学森,还逼得俞济时跑去疏通美国国会,愣是把美国人骗的点头答应。

  哎呀,脑回路得转多少个弯才能想到这处戏码?

  几百字的电文,关键在最后。

  从51年的1月开始,周青峰在美国购买的五十艘‘自由轮’将开始分批运载超过四十万吨二手物资前往大陆。

  所有货轮全部满载,它们公开目的地就是台湾,但私下会转向上海天津大连等地。

  这其中有成套的发电,冶炼,型材加工,电子电力,化工医药等生产设备。还有卡车货车吊机等工程机械。军用装备反而在其次。

  这些设备虽然都不是很先进,但数量巨大,对于穷到家的新中国来说就是解决有无的问题。

  光是其中一整套发电配电输电设备就直接拆了一座火力发电厂,装机容量五十万千瓦。差不多相当于当前中国发电量的三分之一。

  按照周青峰的电文,他将再花一亿美元,从‘战后财产管理局’手里购买一百五十条‘自由轮’。

  ‘自由轮’是燃煤蒸汽机,适合国内极其落后的工业状况。只要完成一次运输,就能给国内带来超过一百万吨的运输量。

  现在周青峰急需国内组织船员过来接收。若是国内没有,最好找一批东欧或苏联船员。

  前一批就不要再返回了,留在国内搞沿海运输。国内沿海和内河的运力可以获得巨大提升,极大促进经济发展。

  这次俞济时帮了大忙,说不定可以正大光明的从美国搞到很多基础研究的科研设备和文献资料。

  这些核物理和航空航天方面的技术挺珍贵的,会随着第二批‘自由轮’运回国。国内搞‘两弹一星’的进度将大大提前。

  中美之间联系不便,很多事都是周青峰先斩后奏。

  仅仅几百字电文,让萧金浪看得是欢呼雀跃——这小子果然是破局利器,啥事都敢干,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