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9章 占大便宜了_这世界危在旦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能干成。

  这等大事,自然要上报给主席和总理知晓。萧金浪去了趟丰泽园做汇报。

  当谈及周青峰不但坑了国民党一把,还顺势把钱学森等一批科学家和科研设备弄回来。菊香书屋内可谓是笑声绕梁,久久不散。

  海外的事,总理在抓,少不了要细问人员和物资的具体归途。这点倒是未知,因为电报中并未提及,周青峰跟俞济时都没谈妥。

  “这相当于双方各自交换人质,要当心出现意外。”总理考虑细致些,想着事关重大,要不要冒险派地下党的同志返回美国,帮周青峰一把。

  萧金浪却摇头,“不用的,周青峰肯定会要求俞济时先把我们的人送过来,到最后货物到大陆港口,他才会放宋美龄。”

  “万一俞济时不肯呢?”总理将心比心,觉着自己就没办法答应这样的条件。

  萧金浪对此呵呵傻笑,只保证不会出问题,却不好细说。他敢打赌,俞济时但凡敢说个‘不’字,周青峰绝对会把宋美龄的手指一根一根的切下来朝纽约使馆寄。

  手指切完了还可以切脚趾,脚趾没了还可以拔牙。

  俞济时还敢说‘不’?没让他跪下来磕头求饶就不错了。

  周青峰对敌人是下得了狠手的,真的跟秋风扫落叶般不留情。

  时间从51年的1月推进到二月,钱吴等华裔学者总数二十几人完成了他们所需教资教具的挑选工作。

  美方进行审核,基本批准了华裔学者的要求,以半买半送的价格打包了一批基础科研领域的设备和文献,算是送给台湾的国民政府,援助他们建一所综合性的高等学府。

  这批设备和文献在3月份开始准备,到6月份才全部备齐。周青峰提供了货船,陆陆续续将它们运回国内。

  国民政府在这过程中一直保持配合,周青峰也时不时拍些宋美龄读报的视频给俞济时交差。

  一直到51年的8月,这批设备随同周青峰倒腾来的二手货物陆陆续续运抵大陆港口。

  为防止被敌特察觉到异常,这些设备都不运到上海和天津等繁华之地,要么去还驻扎苏军的大连,要么就去了广西南宁。

  按萧金浪的建议,中国的工业别全挤在东北,提前进行‘三线建设’也挺好的。广西,云贵,四川等地也需要搞建设。

  拉长投资期,合理规划布局,对全国老百姓都有好处。

  哎呀,这东西就是人家弄来的,就得听一听人家的意见啊。

  在上百条货船以此抵达的同时,钱学森和吴健雄等人也在八月份搭乘客机从纽约出发,先去了欧洲,然后往东飞。

  吴健雄还以为要降落到台北,结果落地发现自己出现在帝都的南苑机场。机场拉起了大横幅,敲锣打鼓的欢迎海外科学家归国。

  总理亲自到场迎接,一来表示对钱学森等人的重视,二来也是向吴健雄等不知情的学者道歉。

  “吴先生,你以女子身份参与美国的‘曼哈顿计划’,实乃巾帼英雄,既彰显女性之能力,也是为国争光。

  本次行动原本是要营救钱学森一家归国。冒昧将贵夫妇牵连进来,实在是非常抱歉。但放心,我们绝不限制贵夫妇以及其他学者的人身自由。

  不管你们想回美国还是想去台湾,我们都愿意安排飞机把你们送去。不过既然来都来了,何不回家看望一番,也看看我们全新的国家?”

  明白事情原委,吴健雄等人才知道自己这番旅程是如此的离奇。

  宋美龄的事且不提,这批中国学者费尽心思问美国人要教资教具,却等于给新中国带来一所综合性大学。

  吴健雄可是很清楚自己都弄了些啥回来,那可是当前最前沿的核物理文献和研究设备。哥伦比亚大学这次真没小气。

  美国政府若是明白自己上了恶当,只怕要气的七窍生烟。不过中美两国正在朝鲜开战,这拼本事要来的东西,肯定没用还回去的道理。

  吴健雄是苏州太仓人。八十年代,她曾经回国看望,还给自己家乡的母校捐了一座教学楼。现在意外提前三十几年归国......

  话没说错,来都来了。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