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0章 鲍鱼青口面包蟹_重生之我的199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一个又一个,扔给站在礁石上的西蒙尼。

  西蒙尼接住一只,脸上嫌弃的表情:“在意大利,我从不吃这种东西。”

  陈文喊道:“巫小柔你那边青口少拿点,我这里有鲍鱼!”

  巫小柔刚摘了十几个青口,立刻不再忙了,赶忙爬到礁石另一边:“哇!好多鲍鱼!”

  鲍鱼不是特别巨大,跟成年人的手掌心差不多口径,在水面的高度,分布着十来只。

  陈文用M7刺刀做工具,已经撬下来两只,正跟第三只较劲。

  巫小柔也想试试,又被陈文以危险为由给劝阻了。

  水面高度的鲍鱼被拿下,陈文脱光上衣,趴在礁石边缘,吩咐巫小柔坐在他的腿上。

  陈文将身子探进海水里,一次一只,又挖了十几个鲍鱼上来。

  顺带着,从海面以下的礁石边缘,摘了许多海草。陈文叫不上名字,但知道这玩意挺好吃,看上去有毛刺,但不扎人,嚼起来很脆。

  水桶里装了将近三十只鲍鱼和十个青口贝,三人离开礁石,来到滩涂上。

  陈文拎着锄头,辨认合适的气孔,很快发现了有趣的目标。

  一锄头下去,掀起一大块的泥,一只肥大的面包蟹被挖出来。

  巫小柔的工兵铲按住试图逃跑的面包蟹,西蒙尼赶忙拿水桶来装。

  又挖了两只面包蟹,水桶里的海货都快装不下了。

  挖面包蟹的时候,锄头翻出来的滩涂泥块中,带出了不少乒乓球大小的蛤蜊什么的。

  巫小柔想捡,被陈文劝阻了:“巴掌大的鲍鱼,扇面大的青口贝都吃不完,这么点大的蛤蜊,算啦!”

  嘴里虽然说着嫌弃话,但陈文心里还是有点舍不得呀,这么大的蛤蜊如果放在华夏,绝对算是大个头的家伙。

  心想,这么多,这么好的礁石滩涂货,老汉夫妇怎么就不知道来取用呢?傻兮兮守着家里冰箱那点烂海鱼,何必呢?

  陈文的腹诽,在吃晚饭的时候得到了解惑。

  没有葱姜蒜,因为当地人根本没有这些调料。

  没有就没有吧,直接用水来煮,也是很鲜美的。

  教会了巫小柔用M7军刺收拾鲍鱼的内脏和劈开青口贝,陈文开始清洗面包蟹。

  老太太在一旁说:“你们怎么吃这种脏东西?”

  埃里克一脸嫌弃地做翻译,嫌弃的对象是陈老板。

  陈文反问:“这么好的面包蟹,你们不吃吗?”

  老太太说:“我们吃,但我们不吃这种从滩涂泥里挖出来的东西,太多泥沙了,我们只吃从海里捕捞上来的面包蟹。”

  本着靠海吃海的传统美德,陈文开导老汉夫妇:“你们这里海边有很丰富的资源,何必出海呢,拿钓竿也能钓到很多鱼。”

  老汉耐心解释了感叹,反过来把陈文给教育了一通。

  红海是很特殊的海域,它南北狭长,东西很窄,北通苏伊士运河,南临曼德海峡,是一条非常繁忙的交通要道。

  每年从红海穿行的大型船舶,数以万计。这些数量庞大的船舶,给红海带来了相当严重的污染。

  废油、排泄物、船体金属屑、油漆的掉落,导致红海的水质远远差于地中海和印度洋。

  沙特是什么地方?坐在石油桶上的国家。

  沙特人再穷,也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人要有钱。

  沙特人吃东西,贵族和富人吃的是全球精品,穷人吃的食物虽然不如贵人,但也从不吃品质次的产品。

  就说海鱼,沙特的富人不吃红海的鱼,穷人不吃红海中部深海区域的渔获,因为红海中部是航道,他们只吃近海岛礁密集地带的鱼,他们认为那里的海水稍微干净些。

  紧靠岸边的海产品,沙特人也不吃,因为泥沙多,而且有陆地污染。

  所以呢,陈文和巫小柔今晚兴致勃勃带回来的赶海收获,老汉夫妇压根就瞧不上。

  陈文心里怒骂:把你们给惯出来的臭毛病!

  不过呢,陈文不得不承认,人家沙特坐拥这么长的海岸线,又没几个人口,确实有资本去挑挑拣拣。

  这要是在华夏,烂泥塘里的鲶鱼、小龙虾,捞上来一股恶臭味,扔进香辣锅里煮一煮,照样被各路食客追捧。

  谁踏马有空去在意那些所谓的污染啊!

  一口大锅,分了三次才把今天的海货给分批煮熟。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