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1.原子弹试爆_红色玛利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者分开讨论,而是应该结合在一起,组成为一个整体。”

  “即,将火箭内的仪器、设备、系统和原子弹的仪器、设备、系统连接起来,组合成一个整体。”

  钱在讲台上说着,台下的科学家忙碌地做着笔记。

  这里不是教堂,而且所有人都是顶尖一流的科学家,在交流时自然会方便许多。

  分析完结构,就开始对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进行讨论和研究。

  按照玛利亚的要求,他们需要研发的火箭,必须是长距离且高精度的火箭。也就是说,需要克服火箭的续航和火箭飞行时所遭到的各种阻力问题。

  这样的火箭,自然要比用在科威特时的火箭更加先进,更加复杂。

  以钱的说法就是,要对最新型火箭添加遥控系统、外弹道测量系统和安全系统。

  遥控系统,是负责把运载火箭飞行中的各系统的工作参数和环境参数测量下来,通过运载火箭的无线电发射机,将这些参数送回地面。

  这些参数可以给地面提供故障分析的依据,仪器来鉴定和改进运载火箭的性能。

  外弹道测试系统的作用,是利用地面光学和无电线设备,对火箭进行跟踪。

  安全系统的作用,是用来摧毁火箭本身,一旦火箭出现故障而无法继续飞行时,安全系统就会将其在空中引爆。

  当然,这样的引爆并不会引爆里面的原子弹。

  根据这些内容,钱和一众科学家工程师展开了火箭组装的工作上。

  火箭组装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其他的项目工作也同样如此。

  气象学家往上升了好几个大气球,通过感应器收集到大量的数据,已经做好了数据上的分析,可以避免辐射尘埃被出现有人居住的区域。

  然后,就是地质上的分析,选择了好几个最合适引爆核弹的地方。

  由于火箭还在研发组装,所以首先进行试爆的,是三十米高塔和飞机投送。

  1945年4月6日,第一次原子弹试爆在准备了。

  在试爆位置上,摆放了好几辆坦克,在合适的距离外,是八十多台长焦镜头的高速摄影机。

  负责拍摄原子弹试爆的摄影师,身穿防护服头戴呼吸面罩

  玛利亚等人也到了距离核爆现场7.2公里外的的观看位置上。

  戴着护目眼镜,等待远处的光景。

  紧张有序的准备结束了,倒计时开始倒数。

  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枚原子弹试爆,别说是钱和科罗廖夫了,就连玻尔也来到了观众席位上,带着护目镜,站在玛利亚边上观看远方。

  耳边,响起了了倒计时。

  “5……4……3……2……”

  所有人的手心,都捏出了汗,目不转睛地盯着一望无际的远方。

  “1……引爆!”

  没有半点声响,只见7.2公里外,出现了一道强光,露在外面的皮肤出现了很强烈的灼热感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