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0.我苏的野望,是头顶星辰啊_红色玛利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院长的赫尔曼将会以‘科学顾问’的身份加入其中。

  由一位院长来作为科学顾问,可想而知宣传部是多么看重这部电影。

  由于赫尔曼所需要的设备正在赶工制造中,这就使得赫尔曼有不少空余时间,让他去计算人类乘坐火箭时所要承受多少力,又要面临什么情况。

  他甚至想计算人类到月球时,会出现怎么样的景象。

  当然,那都是后话。在赫尔曼打破僵局之后,英法美德就有不少科学家愿意加入苏联。

  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影响,不仅让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大规模失业问题,就连原本给科研研发的经费也被大幅度削减。

  当然,以苏联现在的状况,要想同时展开多项研究项目,只会是吃不消,而且他们的经费也是有限,不可能全都拨打给科研研究。

  因此在招揽科学家的同时,苏联还会着重筛选,而非盲目性地照单全收。

  一时间,无论是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还是其他应用科学上的研究人员,都纷纷加入其中。

  突然间涌入这么多科学家的加入,这让负责分配研发经费的部门主席傻眼了。

  他确实很乐意给这些研发部门划分经费,因为这能代表苏联的科研技术正在发展。

  但一下子涌入这么多部门和人员,这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正所谓僧多粥少,第一个五年计划即使给苏联带来了巨大收益,但也不是无限收益。

  最终,他们决定给这些部门进行级别分类。

  生物学上,肯定是重要的。

  按照生物学院院长安娜斯塔西娅的说法,他们正在研发的一种药物,是针对细菌的重要药物,一旦研发完成并且可以实施量产,这将会拯救无数人的生命。

  航空也同样如此,这可是涉及到战机研发的重要部门。

  但关于天文学、地理学之类的,就会被安排到次要。

  并不是说天文学不重要,但天文学是作用于万年以后的科学,短期内还不能获得收益,因此暂时搁置。

  部门被划分重次之分之后,经费的安排就得到了合理分配了。

  而且也不是所有科学家都愿意留在苏联。

  不少科学家到来苏联并不是为了投靠,仅仅是来这里进行学术讨论或者来这里观察而已。

  观察没问题,可学术讨论,却给苏联当局又带来了一个点子。

  以弗拉基米尔为首的政治局,打算设立一个科学家讨论会,这个讨论会就是为了让科学家们分享自己的研究,或者是问题之间的讨论。

  毕竟,闭门造车是很难取得成效。

  至于后续要如何去安排,则成为了弗拉基米尔需要去考虑的事情。

  这是他提出来的安排,他打算全盘负责。

  正当苏联在为挖科学家墙角时,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意外发生了。

  这个意外对于苏联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说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