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节 集英殿风波 下 2_新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利润可得,亦乐于去做,百姓则不受强征之苦。此三面皆有利之事……”

  “地方官府没有政绩的压力,由坐庄放债的债主变成了监督者,可以在钱庄和百姓发生纠纷时从中裁断,百姓也不至于上告无门。况且纵有奸邪之事,百姓亦当归咎于商人,不会归咎于朝廷。可谓恩归于朝廷,利亦朝廷得享,而怨则归于商人……”

  “又可以依新法循例,以数十提举分行天下,监督诸钱庄不得提高利息,专门处置钱庄与百姓之间的纠纷。为防诸提举从中侵害百姓,可仿汉武帝时刺史七条问事之例,由朝廷制定《提举青苗法》,提举司只可以依法问事,若所问超出职权所管,或者借机侵削乡里,地方官竟可就地锁拿,报朝廷以闻……”

  “如此,则青苗法之害可无,而青苗法之利可存。此谓之借鸡生蛋之计。”

  年轻的皇帝听石越说完,不禁击掌叫绝。

  石越笑道:“其实此法非臣所创,朝廷早已用过。”

  “有这等事,朕如何不知?”赵顼被石越说得糊涂了。

  “皇上忘记了昔日朝廷给边境守军运粮的事了吗?”石越微笑道。

  赵顼闻言一怔,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原来北宋时有人想出一个办法,解决边防军的粮草问题,就是让天下的商人自己买粮食运到边境,边防军的主管给他们开张收条,把粮草和运费的价格写在*上。商人们再拿着*去盐场,盐场就卖给他们那个钱数的盐。如此商人们有利可图,朝廷不用劳师动众,搞得百姓怨声载道,而边境粮草自足。这个方法商人是反对的,因为商人要因此花掉许多的精力和时间,不如直接用钱买盐好,所以在商人的影响下,这个法子并没有坚持多久,有时施行有时废除。

  石越本是现代人,深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和李丁文谈论时更是受此事启发,便由此想出来一个方法,解决青苗法的问题。为了防止商人们有别的想法,他更建言,可以强令天下钱庄,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