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7章 不是丝绸之路,而是白糖之路(求月票,求推荐)_活埋大清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达之前匆忙成立的,而是一直就存在的!

  而且,儒宗和乡贤在过去的几年当中,已经成功的垄断了北方各省乡村的教育。这是理所当然的,学了“反经”的儒宗和手腕刀把子的乡贤一拉手,就能完全免疫文字狱了。

  另外,可以成为乡贤的豪强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庞大的宗族。虽然北方的大族因为频繁的战乱、饥荒、天灾等原因,规模普遍比较小,但是北方乡村的小家小户更多。

  而小家小户对上抱成一团的宗族,其抵抗兼并的能力是远远比不上小宗族对上大宗族的......

  所以现在儒宗和乡贤的势力表面上看是不存在了,可是在私底下他们依旧遍布北方六省的乡村。

  而朱和墭如果想要将儒宗的影响力压到最低(彻底铲除是有点困难的),他就得在北六省地面上搭建起一套儒门可以掌控的教育和晋升体系——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在北六省建立义务教育体系,同时开办大量的小学(小学之下还有蒙学)、中学、大学,以便让北方六省的知识精英们能有一个考试升级的路线。

  这又是个慢工细活儿,而且还挺费钱的。

  谷昶/span在整顿北方七省(包括辽宁)的同时,彻底收服漠南、漠北蒙古诸部和东北的明八旗的事儿也不能撂一边儿。

  而收服漠南、漠北蒙古诸部和东北的明八旗的活儿也不可能一锤子就搞定了......犁庭扫穴的事儿写在纸面上那是爽的不行,但真的实施起来却没有多大效果。

  因为东北、蒙古的地盘实在太大了!

  光靠“扫”是永远都扫不干净的,必须得“治”!

  而朱和墭治理东北、蒙古的办法,其实是抄大清朝的盟旗制度,不叫“盟旗”,改了一个字儿,叫“部旗”。也就是把草原上的蒙古人,东北辽宁省界之外的各族人口,都模仿八旗的组织模式,组成许多个可耕可战可牧的旗,然后再将落干个旗编组成部。

  而且每个部、每个旗在哪里放牧和耕种都是规定好了的,严禁越界耕种或放牧。

  各部都设有大统领,各旗则设旗主或都统......并不是所有的旗都有旗主,有一些旗会由朱皇帝亲自统领,所以下面直接管事的头头就叫都统了。

  另外,大明朝廷还有权转封各部各旗——也就是把他们从原有的地盘上挪到别处去。

  就在不久之前,朱和墭还把明八旗中的一个旗挪去了名古屋和虾夷岛,又把另外两个旗挪去了黑龙江边上新建的瑷晖城和夺取自罗刹人的雅克萨城,还在原本的宁古塔将军的驻地吉林城摆了一个旗,还准备挪一个旗去海参崴。

  当然了,朱和墭对布尔尼麾下的察哈尔部、喀尔喀部蒙古,以及葛二蛋的准噶尔部还没有这样的控制力。布尔尼虽然遵照大明朝廷的指示也搞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