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0章 吴三桂,只要北京城!(求月票,求订阅)_活埋大清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均田是不损害田主利益的......至少在表面上不损害。至于商税,我们当然要收,可我们收得很粗,可减可免的人也不少。”

  吴周手里拿着个没人的四川,当然不需要去割地主的田来均了......虽然佃户被均成自耕农后,地主的土地也租不出去,只好自己随便种种。

  但是地毕竟还在!

  只要多生点儿子,以后都可以派上用场。

  可朱和墭统治下的南直隶、浙江、江西虽然人均耕地面积也不小,没有十亩也有八亩,均一均就是户均富农的水平——一个五口之家分到四十亩水田绝对很幸福了!但是毕竟没有大片无主的空地可以分配。所以南直隶、浙江、江西的均田肯定是均存量,必然会有许多大地主失去土地!

  另外,吴周治下的地盘工商业很不发达!

  所以吴周也不是很重视商税,自然不会为了一点儿商税去得罪境内的士大夫。

  吴应熊接着又道:“不过朱和墭这回最得罪人的举措还是渐废科举!他不仅要逐步废除科举,而且还要广开学堂,大办教育......要让人人都有书读,让所有天资聪明之人都有机会读书上进。这是要掘士大夫们的根啊!”

  其实在科举上进的时代,真正能走到高中进士这一步的,都是脑瓜子特别好使的学霸。

  但是士大夫阶级对土地和教育资源的垄断,也阻挡了大批家境不好的聪明孩子和他们抢夺上升通道。

  另外,科举考得是文科,而八股文章又比较容易“刷题”,所以垄断土地和教育资源的士大夫阶级也就容易“固化”了。

  这一点和后世某些国家的私立教育精英化、公立教育快乐化有异曲同工之妙。

  吴应熊又道:“而且朱三父子自广东起兵以来很少招纳清虏的降臣降将......还经常处死被俘的清虏大员,对于入旗籍者尤为严酷!

  虽然有紫金山之战这个例外,但是清虏的那些带兵官和守臣,还是知道在清虏失其鹿的时候该投靠谁的?所以二弟只管北上,无需占据州府郡县。只要二弟的大军可以迫近北京,河南、山东、陕西、山西之地皆传檄可定!”

  吴三桂听完长子的分析点点头,对二儿子道:“老二,你可明白了?”

  吴应麒重重点头:“我明白了......爹爹,大哥,你们只管在江陵等好消息吧!我的十万大军从襄阳北进北京不过就是两千里地,一天走五十里,一个半月也就到了!若是那康麻子还敢决战,哼哼......一把送他归西,到时候天下就姓吴了!”

  吴三桂听着这话哈哈大笑,“好好,为父等着你的好消息!”

  吴应熊也跟着应景一般的大笑,“二弟,愚兄也等着你的捷报!”

  长城以北的漠南草原上,今年的气候还是一如既往的寒冷。入冬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