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章 论生物在地质上的演化 (3)_物种起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相同的时期内堆积起来时,依据前节所提到的理由,在这两种情况下应当出现生物类型中一样的普通演替;然而由于在变异、灭绝和迁移方面,这个地区可能比那个地区时间稍稍多一些,因此物种或许不可能是绝对一样的。

  我猜测欧洲发生过这种情况,在普雷斯特维奇先生有关英法两国始新世沉积物的值得称道的文章中,普雷斯特维奇先生曾在两国的连续多层之间发现了紧密的普通平行现象;然而当他比较英国的一些层和法国的一些层时,尽管他发现两地同属的物种数量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物种自身却存在差别,除非假设有一个海峡分离开两个海,并且两个海中已生活着一个时代的但不一样的动物群,不然从两国靠近这一点来看,这种差别不易解释。莱尔对一些第三纪末期的地质层也进行过类似的考察。巴兰得也提出显著的普遍平行现象也存在于波希米亚和斯堪的纳维亚的连续的志留纪沉积物之间;虽然这样,他仍然发现了那些物种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特大差别。假如这些地区的地质层并非在全然一样的时期内垒积起来的--某一地区的地质层常常与另一地区的空白间隔差不多--并且,假如两地的物种是在很多地质层的垒积时期以及它们之间的漫长间隔时期内缓慢地发生改变的,那么在此情况下,两地的众多地质层根据生物类型的普遍演替法则,基本上能够被排列为相同次序,而这种次序可能会不真实地表现出严密的平行现象;虽然这样,物种在两地的明显差不多的各层中并不一定是全然一样的。

  灭绝物种彼此之间及其与现存类型之间的亲缘关系

  我们现在探讨一下灭绝物种与现存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所有物种都能够归为少数的几个大纲:依据生物来源的原理马上能够进行解释。遵照普遍规律,越古老的类型,它与现存类型之间的差别就越大。然而,根据巴克兰很久之前所阐述的,灭绝物种都能够归入现存的群里,或者归入现存的群之间。灭绝的生物类型能够帮助填充现存的属、科以及目之间的间隔,这确实是真实的;然而,由于此种观点经常被忽略甚至被否定,因此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并列出几个例子,是有必要的。假设我们只把目光集中在相同纲中的现存物种或灭绝物种上,那么其系列的完全就大大比不上将二者组合于一个系统中。在欧文教授的论文里,我们不停地看到概括的类型这类用在灭绝动物身上的用语;在阿加西斯的论文中,就用预示型或综合型来表示;实际上这类用语所指的类型,都是中间的也就是过渡的连锁。另外一位杰出的古生物学家高得利,曾用最打动人的形式说明他在阿提卡找到的大量化石哺乳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