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章 本能 (4)_物种起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论断可以用一个实验来加以证实。参照特盖特迈那先生的例子,我将两个蜂窠隔开,把一块既长又厚的长方形蜡板置于它们中间:蜜蜂马上开始在蜡板上凿挖圆形的小凹洞;它们朝深处挖凿这些小洞,而洞穴也跟随着慢慢地扩大,最后变成大致具备蜂房直径的浅盆形,看起来跟完整的真正的球形或者球形的一部分一样。以下的情况非常有趣:当几只蜂相互贴近开始挖凿盆形凹穴时,它们之间的距离能使盆形凹穴刚好达到上面所说的宽度(大致等于一个一般蜂房的宽度),而且在深度上达到这些盆形凹穴所形成的球体直径的六分之一,此时盆形凹穴的边就交接在一起,或者相互贯通。每当遇到此种情况时,它们就立刻停止向深处凿挖,而开始在盆边间的交接处建起平面的蜡壁。因此,每一个六面柱体并非如一般蜂房那样,建造在三边角锥体的直边上面,而是建筑在一个平滑盆形的扇形边上的。

  接着我把一块涂有朱红色的、其边似刀的薄而窄的蜡片放到蜂箱里去,取代前面所用的长方形厚蜡板。蜜蜂马上像原来一样的在蜡片的两面开始凿挖一些彼此相近的盆形小穴。可是蜡片极其薄,若将盆形小穴的底挖得像原来的那样深的话,两面就要相互贯通了,但是蜂并不会让这种情况出现,挖到合适的时候,它们便不再挖掘;因此那些盆形小穴,但凡被挖得深一点时,就会出现平的底,这一由剩下来而没有被咬去的一小薄片朱红色蜡所构成的平底,用肉眼判定,刚好在蜡片反面的盆形小穴之间的想象上的交切面处。在反面的盆形小穴之间剩下来的菱形板,大小不一,由于这种蜡片并非自然状态的东西,因此,要想精妙地完成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尽管这样,蜂在朱红色蜡片的两面,仍然可以浑圆地将蜡质咬掉,同时将盆形加深,其工作速度一定几乎是相同的,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交切面处可以顺利地停止工作,从而使得盆形小穴之间能够留下平的面。

  考虑到薄蜡片是何其柔软以后,我认为,当蜂在蜡片的两面挖凿时,很容易能够判断出咬到合适的薄度需要多长时间,然后停止工作。不过在一般的蜂窠里,我觉得蜂在两面的工作速度,并不是每次都能做到完全一样的;这个推论缘自于我曾经观察过一个初建的蜂房底端的部分完成的菱形板,这个菱形板一面略为凹进,而它的另外一面则较为凸出,我推测这是由于蜂在凹进的一面工作的速度快了一点,而在凸出的一面工作速度则慢了一点的缘故。在一个典型的事例中,我将这蜂窠重新放到蜂箱里去,让蜂接着工作一段时间,而后再查看蜂房,我看见菱形板已然完成,而且已经变成全部平的了: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