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人都夸我素有豺名_我在逃荒路上当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为姓。谁是新1同学,举手!”

  “好,新2、新3同学举手。”

  “不错,新4、新5同学举手。”

  王洛闻鼓下掌,欣慰道:“今天我们一边赶路,一边学习《节气歌》。孙四娘、赵大郎也别闲着,跟着一起学。还有,谁先把《节气歌》背诵下来,有吃食奖励。现在我念一句,你们重复一句:一月小寒接大寒。”

  “一月小寒接大寒。”

  “二月立春雨水连。”

  “二月...”

  三天后,王洛闻、李特率领十个田奴,回来新农村。

  七人是青州郡收的,后添的三个小童是返回途中,在凤阳平原收的。

  所以此次共收了八个小童,学生身份编号从新1到新8,五男童三女童。

  这一路收集的所有经验全部刷掉,兑换出一间石屋、四间土屋。

  四间土屋,在最左首的高粱地边上呈田字格排列。

  五男童住一间,孙四娘和三女童住一间。

  赵大郎暂时自己住一间,剩下那间做伙房。

  新兑换的石屋,位置在王洛闻住的石屋后。由武仆和李氏兄弟俩居住。

  原来的土坯屋不再住人,只做伙房。

  王洛闻轻描淡写的搬山异能,彻底征服新田奴,他们诚惶诚恐,在他们眼里、心里,这位女郎,根本不是凡人,而是神女!

  田奴的敬畏、恐惧与迷信,都是王洛闻躲不开、也刻意制造的。在这个古时代,必须树立一种信仰,才能让田奴死心塌地跟随她!最起码,短期内不会起背叛心思!

  她坦然领受众人叩拜后,宣布进入苜蓿收割。此次全员参加,最小的阿秦由李氏带着,也要参加。

  可是割了的苜蓿贮存在哪呢?

  众人正冒出此疑问时。

  轰!

  地面震动、砸起数米高的尘烟!

  那座占地一亩的真空储藏仓被挪了出来,位置横在四亩地的南头!

  一人一把镰,人多力量大!虽然刚收的田奴大多是小童,但他们都是杂户、役户的后代,骨子里刻着的就是俩字:干活。

  割苜蓿,需要留个5cm左右的茬,便于之后生长。正常种植苜蓿的情况下,因为越冬关系,一年可收割3到4次,如果持续使用“风调雨顺”,那就每隔一个来月就能收割。全看王洛闻怎么调节了。

  割完苜蓿后,要给四亩田地浇水,再一人分一个桶,大人打整桶水,小童打半桶或三分之一。武仆、李氏、赵仆、孙四娘四个成年人,得一边干活一边教导小童们,盯紧他们不能朝田苗上灌太多水,容易淹苗。

  今晚,所有人都汇聚在有菜园、有鸡窝的那间土坯伙房里吃晚食。晚食过后,进行一天的种植经验总结。每个人都要发言,而且必须大声发言!

  总结过后,就是王洛闻狂揽经验值的教学时间。

  没办法,她急需经验值!

  首先,真空储藏仓挪到外界了,她在系统里没有储藏仓非常不方便,所以要兑换一个便携真空储藏仓,仅这个就要300经验。

  再有,她要给这些新田奴兑换各类生活物资,杂七杂八算下来,又需要数百经验。

  然后就是晋级五级贫民!添置新粮种!续“风调雨顺”!

  呜呼!经验值赚的快,花的更快呀!

  这一夜,大雪飘零!

  这场雪,下了两昼夜!

  凤阳平原被冻死的流民不知有多少!

  “吱!”王洛闻推开门,寒风扑面,她打了个激灵。为了应付这场能冻死人的严寒,她给每个人都兑换了棉衣、棉鞋、棉褥!

  赵大郎还和那五个男童挤到一起住,挤着暖和。

  仅兑换棉装备这一项,每个人就都刷掉她100经验值!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我要赚经验!王洛闻内心的嘶嚎传遍荒山!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