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4章 秋闱序幕_三国:开局继承三个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朕手里有多少筹码?”刘协不由得沉思。

  严格来说,曹操,杨彪和董承虽然和他不是一条心的,但是只要用得好,他们手里的筹码,也会成为自己的筹码。

  这个道理,在最近三个月的见闻,还有蔡琰的开导下,已经逐渐明白过来。

  身为一个皇帝,就要合理的利用所有的筹码。

  只是他更希望知道,自己能直接使用的筹码,大概有多少。

  知道的越多,让他越没有安全感。

  经过蔡琰的教导,他已经不是那个,以为站着一个皇帝的身份,天下都应该听从他的号令。

  又或者把所有的委屈和挫折,都怪罪在自己没有办法真正掌权这点上。

  “这段时间,少府那边尽力去发展,去赚钱。有了钱就有粮,有了粮食就能招募士卒。目前陛下直辖的,能直接指挥的士卒,有两千人。”蔡琰回道。

  明面上是蔡邕作为首脑,不少人都以为蔡邕要成为第三方势力。

  谁也不知道,他只是陛下的白手套。

  不过也正因为他的加入,朝廷目前暂时趋于三足鼎立,相对平衡的局面。

  “训练程度如何?”刘协有些激动,自己终于有嫡系军队了。

  “一般……”蔡琰摇了摇头,蔡邕的人脉,能接触到真正有治军练兵能力的人,太少。

  尤其是练体的技术,也属于被世家豪族垄断的玩意。

  这可不能乱来,营养搭配不好,训练程度过了,也许不仅没有把力气锻炼出来,反而还弄出一大堆暗伤。

  傻乎乎的练体之法也有,花费一两年时间,差不多能成军。

  精通这个的,三五个月立刻成军,一年已经是精锐,比如说高顺,以及他最优秀的弟子张辽。

  “物色人才方面呢?”刘协皱了皱眉头。

  “为了不暴露陛下,只是家父来物色,能力有限。不过有个办法,却是可以帮助陛下物色人才。许都这里没太学,陛下可能忘记射策和对策取士这条路。”蔡琰提醒道。

  主要是孙暠也用这个方法来取士,只是他那身份,可没有资格射策对策取士。

  于是只能先私下这样考核取士,然后再走举孝廉的办法,让这些考过的陆续出仕。

  当然,如果孙暠和朝廷死皮脸皮,那么他怎么做朝廷也管不着了。

  “对啊,还有射策和对策取士!”刘协双眼一亮,怎么把这个给忘记了?

  很正常,朝廷的官员们都有意无意忽视这点。

  不如说,就算太学建设起来,基本太学生都是世家子弟,甚至是勋贵子弟居多。

  曹操不想出这笔钱,主要是不想给那些世家豪族扩大阵营。

  世家豪族那边,又觉得传统举孝廉,已经足够他们吃饱,没必要科太学取士。

  毕竟会有一部分寒门或者勋贵子弟进去,最后还要跟他们抢名额。

  简单来说,就是不符合双方的利益需求,所以就选择性忘记这玩意的存在。

  “只是,这件事情若要成,就必须要让出一部分利益,这样才能让其他两派的人同意。最重要的是,兖州官吏已经满额,就算取士,又该如何任免?”蔡琰把难点说了出来。

  “这……”刘协有些头痛,这也太为难只有十六(虚)岁的他了。

  与头痛中的刘协不同,孙暠此刻却是很忙碌。

  徐州已经到手,陆续要安排各郡的太守。

  要把刘备这个刺史架空,那就确保每个郡每个县,都安排上自己的人。

  当然,此刻的头里有一份名单,那就是徐州官吏里面能用的人。

  少不得保留一些,然后剔除一些。

  只要利益给够,徐州那些世家豪族,自然是不介意的。

  唯独没想到的是,吕布会死于伤口感染,这让他都怀疑是不是吕炽下的手。

  甚至亲自找她问过,结果发现真不是,吕布的伤口感染,真就是意外。

  “秋闱的工作准备得怎么样了?”要说目前真正重要的,大概就是这个。

  虽然没有正规化,只是这秋闱严格来说,的确是他主导的第一次科考。

  若能成,以后也能逐渐完善,以及常态化。

  到时候,孝廉制度,会被逐渐放弃。

  “一切准备就绪,那些不安分的家伙,也已经解决了九成。”吕炽回道。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