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6章 传道受业_三国:开局继承三个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次上课,孙暠先找人去问,官吏里面谁想听的,登记一下,才把剩下的号牌发出去。

  是以若仔细看,会发现学生里面,穿着常服过来听书的官吏并不少。

  谁都不会觉得自己的学问多,有机会进修,尤其是免费进修,这个机会当然不能放过。

  “好了,老朽去休息一下,各位也略作休息吧!”刘熙闻言,停住授课,起身朝着学生们行了一礼,然后告辞离开。

  先生,别走,我觉得还能多听一阵……

  学生们在心里哀嚎起来。突然就觉得,为什么两节课之间,要有休息时间?

  聪明人,此刻已经奋笔疾书。黑板上的内容不快点抄录下来,下个先生上来,怕是要擦掉了。

  刘熙的授课水平的确了得,可以说是雅俗共赏。

  基本只要不是真正的白痴,都能听懂他上课的内容。

  就算这样,听不懂的人,依然一大堆,这部分人意识到了什么,然后纷纷离开。

  也还漫长,不过该回去休息了,明天还要早起工作呢!

  早知道有这等好事,以后就好好学习官话,省得和这次一样,连先生说的是什么都听不懂。

  刘熙也不会吴越方言,当然只能用官话来授课。

  可问题是官话这玩意,也不是每个百姓都知道的,发现听不懂对方说什么,听不懂的也只能悻悻而归。

  人群之中的孙暠也意识到这点,默默叹了口气。

  明明自己所在的这个世界,马镫和高桥马鞍都有了,为什么不是全员官话的世界?

  不把官话推广下去,那么连老师的话都听不懂,更别说能学到什么知识。

  下意识想到音标,继承的记忆里面,都有推广过这玩意。

  只是这字符有些乱七八糟,不是汉字的格式,相当于还要学一套新的文字才能拼写。

  就想着,刘熙既然是训诂大师,那么让他编写一套汉字拼音,应该不成问题。

  其实真要算,汉字的简体化也要搞,降低百姓识字的难度。

  有一说一,不用毛笔写字,不知道繁体字这玩意学起来和写起来麻烦。

  尤其是要竹简上书写,那可更是要了老命。

  即是说,普及教育得分成五步来走:编写音标→编写教材→普及拼音→普及官话→启蒙普及。

  启蒙普及之后,中学和大学的教材和课程也需要安排好。

  不过到了这部分,就是收费教育了。

  就算这样,经费的开销也是笔天文数字。

  本来就是十年二十年才能见效的玩意,除非是国家主动投入,否则地方官员根本不会去那么做。

  大部分都是三年任期,任期到了就调走,再加上兵荒马乱的,军费开销占据五六成的,哪有那么多的经费可以投入到教育上。

  “一步步来吧……”孙暠也没办法,当务之急是一统天下。

  会在意教育的问题,主要还是手头没什么优秀的人才可用。

  随着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