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3章_特种兵:我真不懂战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复。

  “团直属无侦机组收到,红外拉网作业将在五分钟内展开,狙击分队注意对敌军侦察坐标接收。”

  “明白!”成才点击确认。

  至此,一次完整的信息化体系通讯、战情、命令、战术情报交换、协同准备工作,在短短两分钟内完成。

  请记住一个恐怖的事实。

  无论是成才还是无人机小组指挥官,都没有浪费时间具体向小队单兵发出指令,而是在小范围公共的局域网络里,进行战术规划。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合成团每名士兵都可以看到战术规划内容。

  而即时命令、战术具体方案阅后销毁机制,则保证了,实战过程,合成团士兵即便被俘虏,敌军想从终端获取有效情报,也难如登天。

  当然,部分洞察力敏锐的朋友该疑惑了。

  就算敌军不能通过俘虏终端查看过往情报,但却可以实时接收战情啊。

  不是危害更大么?

  只能说浅了。

  朋友,别杞人忧天。

  因为压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先前说过,作战平台可以实时监控每名单兵,一旦发现士兵被俘虏,分分钟远程关闭锁死单兵终端。

  更溜的是,还可以发假的战术情报,欺诈敌军。

  明白了么?

  总之大家记住,刚刚的“t师侦查营渗透”战情,从一营通报、到平台指挥命令下达、再到单位分队战术协作,就是典型的信息化作战体系闭环模式。

  嗖!嗖!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五分钟。

  团直属队。

  接到命令的察打无人机组放飞战机。

  天空之上,鹞鹰翱翔,加挂机炮的无人机,以超过180km速度,间隔10km进行并网红外侦察巡航。

  而与此同时,狙击分队队员接着夜色掩护,开始以矩阵方式推进,天罗地网覆盖,猎杀t师侦察营。

  到这一步,t师侦察营士兵完全不知道他们已经陷入危险。

  高空飞过的无人机无声无息把他们坐标发给地面。

  怦!

  一名距离狙击手较近的t师侦察兵被干掉。

  t师老侦察兵高级士官目瞪口呆。

  震惊到极点。

  他想不通,狙击手是怎么在夜色之下发现的自己。

  高级士官通过97狙枪声,轻易判断出两者距离500米。

  卧槽!

  500米什么概念。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