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章 “战争之神”_新宋英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足以影响生产线正常运转的大问题。

  因此,在三月中旬召开的这次扩大会议上,与会代表们经过多次讨论、仔细研究、科学分析,否决了军事部提出的,将“飞龙军”规模扩充到三万人的议案,而是非常谨慎的将新的扩军额度定在了比较适中的一万五千人。

  按照这个决定,“飞龙军”在应历八年年底之前,将拥有四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骑兵团、一个“游骑兵”营,一个“狼牙”营等编制在内的一万五千人左右的作战部队。除此之外,还将建立起一支人数约为五千人,只装备少量热兵器的专业辎重部队,以及数量在一万左右的民夫队伍,为那一万五千战兵提供后勤支援保障。

  如果以这个时代的后勤与作战人员的通常比例来看,后勤部队和民夫的数量显然是不够的,一比一的后勤与作战人员比例是无法支持“飞龙军”展开大规模作战的。不过,一方面穿越团队的意图就是速战速决,以避免长期作战给幽云地区带来严重破坏。另一方面,大量四轮马车的装备,也使得后勤部队和民夫的工作效率提高不少,从而有能力支撑战斗部队的行动。,

  如果说,随着武器装备的产量不断增加而规模越来越大的“飞龙军”令穿越团队在未来的幽云大战中牢牢掌握住主动权的话,那么李俊武在这次扩大会议上宣布的另一个消息――经过团队科技部成员的不懈努力,以及其他部门兄弟的全力配合,此前新开发出来的线膛后装火炮已经完成了所有的测试和检验,具备了参加实战的能力――则一方面使得“飞龙军”实力大增,另一方面也使得幽云大战的胜利天平彻底倒向了穿越团队一边,为“飞龙军”成为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军队提供了坚实的jishu基础。

  在此次委员会扩大会议结束后的应历八年阴历三月十八,与会者们在科技部所有成员的陪同之下,来到霞云岭山脚下的一片空旷的丘陵地带,亲身经历了后装线膛炮和大口径迫击炮的一次以检验新火炮的射程、威力、精度为目的的实验。

  参加这次实验的共有包括两门七十五毫米野战炮、一门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一门一百三十毫米攻城炮(应归类于加农炮,但为了使官兵们更容易理解,武器科根据此炮的作用取了这样的名字)、一门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在内的,四种口径的五门火炮。

  在李俊武亲自指挥下,五门炮依次对既定目标区进行了多轮射击,效果都很好。其中,七十五毫米野战炮射程为三里(一千五百米),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的射程为八里(四千米),一百三十毫米攻城炮的射程为两里半(一千三百米),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的射程为五里(两千五百米)。而目标区被炸毁的几座专门为实验搭建的房屋、一段厚实坚固不亚于幽州城城墙的短墙,以及被炸死炸伤的上百只用来检验火炮杀伤力的羊、猪、狗等动物,则充分说明了这五门火炮的爆炸威力和射击精度。

  这样的成果可以说是穿越团队目前材料和加工水平的极限,虽然与前世的近现代火炮相比相去甚远,但这几型火炮无论是从射程还是杀伤力来说,却已经达到这个时代所有武器的顶峰,足以使它们不愧于“战争之神”的称谓。

  实验结束之后,这四型火炮均被委员会命名为“五八”式,并要求科技部按照之前委员会扩大会议达成的决议,即刻开展这几型火炮的生产。科技部众兄弟自然是欣然接受任务,并向大家保证一定会在年底之前,完成七十二门七十五毫米野战炮、二十四门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十八门一百三十毫米攻城炮、二十四门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以及相关弹药的生产――受到材料和加工能力的限制,线膛炮的生产速度有限,是无法与中小口径迫击炮相比的。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