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69 噱头有了_实力不允许我低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人们一看你的设备,就会产生一种,哇塞,这个机器人好牛逼,比达芬奇牛掰多了的那种感觉。

  但这种感觉又岂是那么好营造的?

  以前,黄海滨一个人,思来想去也想不出太好的办法。

  但是现在,他从眼前的这台工业机器人身上,突然就发现了闪光点。

  如果能够把这台设备上的透视导航系统,集成到自己的手术机器人身上。

  那还要个毛线的三维成像系统啊?

  直接隔着肚皮,给病人做手术不就得了?

  还需要毛线的3D人体建模系统啊?

  老子完全不需要,对手术进行模拟,也不需要再术前进行什么路径导航模拟实验。

  老子直接就可以开刀做手术了。

  这设备,连大铁锭都可以透视,更何况是人体一层薄薄的肚皮?

  只要射线能够穿过人体肚皮,并且成像,他就完全无需什么三维成像镜头,也一样可以给病人做手术。

  这样一来,他研发的手术机器人,不但比达芬奇大大节省了手术的步骤,也大大提升了效率。

  想想看,如果医生们使用达芬奇给病人做手术的时候,又是要病人做X光,又是要做CT。

  反正能透视的设备全都要照一遍,然后才能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人体建模,然后在进行术前的模拟手术。

  这样才能确定手术时,机械臂进入术区的最佳路线,并且定下导航路径。

  而他使用这台设备,则完全不需要这么多繁琐的步骤。

  只要把病人推倒手术台上,把那工业机器人上面的透视设备,往手术台上面一放。

  这样坐在远端操作台后面的医生,就可以从操作台前面的显示器上,看到病人肚皮下面的全景。

  就可以直接操作机械臂,进入到病人体内,并且避开要害部位,精准的进入术区。

  这样一来,不但节省了手术前的准备时间,还能够大大的简化设备。

  要知道现在的达芬奇,有五条机械臂,在手术的时候,一般要用三条来进行操作。

  其中两条是执行手术操作的机械臂,另外第三条,则是持镜臂。

  说白了,就是在手术的时候,不光执行操作的机械臂,要进入病人体内,那条手持三维成像镜头的机械臂也同样要进入到术区。

  这样才能在操作台的显示器上成像,医生正是看到了这术区的情况,才可以操作手术。

  而现在有了这种透视成像设备之后,就完全无需持镜机械臂了。

  因为隔着肚皮,就可以成像,医生就可以看到术区的情况,所以就完全无需这么一条持械臂进入到术区了。

  一般使用手术机器人进行手术的时候,是需要在病人肚子上打三个孔的。

  其中两个是操作机械臂进入术区的孔,还有一个就是留给持镜机械臂的。

  可是现在,只要打两个孔就好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更加降低了手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