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2章 治理西南的策略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廷必须要割裂各土司部落之间的关系,避免这些土司部落联合起来反对朝廷的统治。

  最后,我们不能仅仅把目光放在这些土司部落的上层人物,还要真正的去同这些土司部落的中层、底层民众去接触。

  孟子说过,民为贵,君为轻。只要各土司部落的中、下层百姓同朝廷一条心,那么即便是几个土司首领想要反叛朝廷,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起来。

  保持强大的军事压力,以政治手段进行分化,再积极传播文化教育,那么朝廷就能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把他们变成真正的大明百姓。”

  崇祯提出的改土归流主张,本质上同文官集团们的理念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崇祯所提出的保持外部压力,促使土司部族内部发生变革的方式,却相当的令人耳目一新。

  从大明开国以来,历代的皇帝和文官就一直推进着,把西南诸省的宣抚司纳入到流官体系之中。

  但是虽然文官们秉持着这个理念,却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对西南各土司的改土归流工作。

  基本上每一代文官都有自己的改土归流设想,有些人喜欢动用军事,有些人寄希望于教化,还有些人则想要通过收买小土司的背叛。

  正因为没有一以贯之的工作方式,所以西南改土归流的效果总是发生反复。

  不过凭借着大明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人口优势,西南诸土司终于被迫放弃了富饶的平原地带,退回了深山老林之中。

  朝廷在西南地区的统治范围是扩大了,但是各土司民众同后迁移而来的汉民之间的矛盾,却变得激烈起来了。

  到了崇祯登基的时候,衰落下去的明朝,终于激发起了这些西南土司首领的野心。奢安之乱正是西南土司对于2百多年来明朝在西南各省实施改土归流政策的反击。

  只不过西南叛乱土司无法同东北建州女真比较的是,西南各土司之间矛盾重重,没有出现一个统一西南各土司的领袖人物。且这些土司占据的土地,都以山林为主,只有少部分的平地,无法积攒起大量的军资。

  最后则是,从宋代开始的土司制度,虽然保证了土司首领对于领地的控制权力,并可以借此抵御中央朝廷的直接统治。

  但是这种土司制度也同样束缚住了这些土司首领,把西南各土司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独立的割据政权。

  对于西南土司制度的弊端,朝廷中的大臣们看的很清楚。因此虽然当初奢崇明叛乱声势浩大,但是内阁从来没有派出过一个重臣去坐镇西南平叛,而是一直把注意力放在了东北。

  虽然四川、贵州距离大明的财赋根本重地并不远,沿着长江而下就是湖广和江西之地了。但是朝廷派出的援军,也只是陕西的一路军队而已。

  崇祯提出的解决朝廷同西南诸土司之间矛盾的新政策,让黄立极看到了,平息奢安之乱,同彻底解决西南土司不时叛乱的麻烦。

  黄立极思考了半天,还是出声赞成了关于崇祯对于西南诸土司的新政策,但是对于西南都督府他还是保持着忧虑。

  “陛下,西南都督府统管两省军队,现在让一介武将主持,老臣认为还是不妥。就算秦良玉对朝廷忠诚可靠,但是陛下还是需要提防军中出现藩镇的苗头。

  且四川、贵州都是山高林密之地,又是交通不便之地。若是军中出现藩镇,只要封锁入川之道,就能盘踞川贵自成一国。昔日汉高祖、刘备等莫不如此,因此臣希望陛下三思…”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