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92章 见好就收_问鼎十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92章见好就收

  读书人最大的追求,莫过于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这表面上立德第一,立功第二,立言第三。但读书人哪个不是猴精?

  立德有赖于见仁见智,众口难调。

  立功则需混迹官场这是非之地,牵扯各方关系利益,哪怕强如狄阁老这样的牛人都曾多次大起大落,功与过,不好评说。

  唯独立言,文字书籍,可以流芳百世,为后人敬仰。

  故而读书人以立言为第一要务,以求不朽。

  这若能负责主编一本包罗万象,综合华夏上千年的典籍类书,那将是士林一大盛举。

  莫说主编,就算是参与其中,也是光宗耀祖的美事,在墓志铭上值得大书特书。

  至于重编经史,在此盛况之下,又算得了什么?

  罗幼度瞄了一眼,已经有些红眼的诸多文官,心头安乐,目的已经达到。

  也许这阶段的大臣们恐惧五代十国武臣的危害,想要提高士大夫的地位,避免重蹈覆辙。

  但毫无疑问,士大夫的权力一旦盖过武臣,情况就会变质。

  又有多少人在获得权利之后,能够不忘初心?

  不说别的,罗幼度自己都做不到。

  为了让他们安分一点,给他们找点事情做,一群人免得胡思乱想。

  本来罗幼度本来也有编撰一本类似于《永乐大典》的类书打算,此刻提出不过顺水推舟。

  当然,他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什么彰显国威,造福万代,也不是冲着经史子集百家之书去的,是为了收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工艺、农艺,这些偏门杂学书籍。

  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若不是遇到灾难性的文字狱,一般不会失传。

  这天下就不缺有钱的文人,经史子集这累书是他们首先收藏的经典。

  除非天下文人都死绝了,不然经史子集难以失传。

  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工艺、农艺这些冷门,却凝结古人智慧心得,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杂类书籍,反而最容易失传。

  在大多读书人眼中这些杂类书籍,甚至可以归类为奇技淫巧。

  罗幼度却是明白相比经史子集,这些容易失传的技术,才是真正能够带动生产力,带动社会进步的知识。

  通过这种方式,将杂类书籍做个总和,安排专业人员整理研究,取其精髓,去之糟粕,学习发展,从而一步步提高对天文地理的认知,医道的发展,工艺的提升,农业的进步。

  罗幼度要让后世人知道华夏文化可不只是儒学,更不仅是经史子集。

  满堂文臣大儒都想着参与其中,却不清楚,罗幼度心中真正盘算的是什么。

  他也不说明白,只是说道:“这部类书,暂且定名为《雍靖大典》,只是我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先贤巨著或为孤本,或是遗憾失传。准备工作,须安排到位。朕决定昭告天下,各地藏书家愿意将家中孤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