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零二章:国际巴扎_重生之国际倒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也不能落下,我先给你们说一下考察的具体项目,首先第一项,了解乌鲁木齐的城市状况,区域分布,咱们是做贸易的,首先要收集的是货物集散地,在哪儿,规模有多大,物价情况,这些都要详细记录。”

  段正兴马上拿出一个小本子,就开始记起来。

  “咱们要调查的商品有哪些呢?乌鲁木齐市自治区的首府,经济集散地,咱们主要着眼于本地的大宗经济产品,棉花,棉纱,棉布,蚕茧,生丝,丝绸,羊毛,毛线,羊毛制品,皮毛,皮毛制品,水果方面只调查一样,葡萄干,除此之外重点调查和田玉,蜜蜡,工艺品一概不理会。”

  段正兴举手问道:“那咱们是寻找各种商品批发市场吗?”

  “不是。”范阳摇头道:“这地方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国营的商场早都垮了,这边也没有超市,小卖部都很少,全部是巴扎,也就是集市,这地方传统就这样,还有就是调查一下电子电器方面,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操作的,带上你们的小本本,下楼吃饭。”

  到楼下时,小卢已经在楼下坐着了。

  看见范阳便迎了过来:“您好范经理,吃过早饭了吗?”

  “还没有啊,一起吃吧。”范阳揽过小卢的肩膀:“呆会儿带们去逛逛巴扎。”

  “嗯,好的,你们是想要购物吗?”

  范阳没有隐瞒,把自己的意图说了,就是来做贸易的,光明正大。

  有这个免费的向导不用也白不用。

  没个会维吾儿语的人,还得懵逼呢。

  小卢带着出去吃了碗牛肉拉面,出门叫辆小四轮,就往沙依巴克区过去了。

  沙依巴克区那边有座红山农贸市场。

  说是农贸市场,但它的真实面貌,却是一座大型巴扎。

  为什么说新缰的生意好做呢?

  他是小本生意的天堂。

  90年代在这边做生意,根本没有什么开铺子的概念,绝大部份是露天集市,随处可见的各种集市,路边扯一张油布就可以摆摊了。

  人流量也大得惊人。

  一个巴扎一天流动的人口,动不动就几万人。

  曰后的乌鲁木齐,还有一座国际大巴扎,号称新缰之窗,中亚之窗,堪称新缰的满洲里,广交会,总的建筑面积超过十万个平米,在这里你可以买到整个中东地区,中亚地区,全中国各地,世界各地的所有产品。

  一点都不夸张。

  新缰地处欧亚大陆交通大动脉,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它是唯一一个融合了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中国文化为一体的地方。

  每到一个巴扎都是眼花缭乱。

  段正兴走得老远就看见红山农贸市场。

  还以为真的是座农贸市场呢。

  结果一走进去就傻眼了。

  外面的人流量看起来并不多吧,一进去瞬间震耳欲聋,全是他么的噪音,就好像一万只蚊子在耳朵面前飞舞似的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