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五章 战后_重生东汉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买一套最具标志性的主打军装。

  与主打住宿与生产制造的两个卫星城不同,塞外三城的中心城,则是一座标准的商贸城。她是一座集商业贸易场地,大型仓储设施,酒店业和各种娱乐设施于一体的综合性商贸城市,也是整个塞外三城的核心。

  城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是仓储区,这里被一座座高大的砖石结构的房子所布满,这种于防火性上有极佳表现的大型仓库,在防盗等方面也均极令人放心。而连接各个大型仓库的,则是在阳翟县中极普遍通用的公路。这种公路,与后世的公路既有相似之处,更是颇有不同的地方。

  相似处在于其材质,都是水泥路面。这种硬化的路面极大地加快了车辆的通过速度,也保证了路面的整洁。而不同之处,则在公路中间的复线轨道。依据塞外三城中的交通法规,除了特定的马车之外,其他的交通工具是严禁进入轨道区范围内的,无论是驾驶马车、乘马还是行人,一旦发现擅自闯入者,便要受到极为严苛的惩罚--鞭刑。

  这种并不会对身体造成过大伤害的刑罚,要当众施行,因此在如今的年代,没有人可以受得了被当众脱下裤子施以鞭刑的羞辱。

  塞外三城在仓储区所下的苦功夫,显然不仅限于为了提高效率而设的复线轨道,更在于高大安全的仓库内,极富“科技感”的一系列设施。当然,所谓“科技感”,只是在古人看来是如此,若是让现代人瞧了,却没有什么稀奇的了。

  仓库内是一排排底下装有铁制轮子,可以左右移动的货架。便仿佛是大型图书馆中的书架一样,这些货架在平时是并在一起的,而当需要验货或者将货物搬出的时候,便会移动货架,并在相应的位置留出足够作业的空间。这种设计极大地节省了空间,既使得塞外三城仓库中的货物可以得到妥善的保存,又在最大程度上节省了空间,提高了空间的利用效率。

  此外,在塞外三城标准的仓储区内,货物的调运也极注重效率,其出入仓库的方式,在此时的众人看来也是满满的科技感。无论是物资的调进还是调出,都是通过几组装在房顶的滑轮组完成的。滑轮这种机械,简单而又易于制作,在我国,约完成于周安王14年癸巳(公元前388年)的,墨翟(人称墨子)和他的弟子们写的著作《墨经》中就有关于滑轮的记载。

  只是古人所用滑轮,多为定滑轮,这种滑轮只可改变用力方向,却不能省力。而郭斌在力学三定律中将力的特性分析透彻,并有意识地提出了动滑轮的概念,经过司马徽和其手下研究室的长期努力,方终于将滑轮组研制成功。这种滑轮组首次利用了动滑轮,可以在物资的搬运中极大地节省力气,并有效提高物资搬运效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