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七章 塞外之战(十五)_重生东汉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常年混迹江湖的他们都晓得天下各地人们的生活状况,他们对这个世道的理解远超许多本本分分的老百姓,因此他们很知足。况且这些粗放的汉子本便不是斤斤计较之人,也大多心直口快,有什么矛盾当场便可解决了,事后便不会像平常老百姓一般记在心中。

  因此,原本这些最难归心的“江湖人”,反而对于郭斌的认同度最高。

  而郭斌所以能将这些人说动了,其实也简单得很,不过是增强他们的认同感,激起他们的敌忾之心罢了。

  依照塞外三城的制度,这些原黄巾军俘虏们,自从来到塞外三城便不是自由身的。颍川各地的豪族出了粮食供应他们,实际上是将他们给“承包”下来,非得要他们为以阳翟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颍川郡豪族们工作若干年,为他们收回成本,乃至产生利润之后,方可以恢复自由之身。

  然而,为他们工作的期限却是极难确定,因为这其中价值的计算本就是一笔糊涂账。打个比方,颍川豪门所提供的粮食和建城的物资便不是可以计算的,因为粮价是不断浮动的,尤其是在灾荒之年,你便是有钱怕也很难买到粮食。其次,黄巾俘虏们的工作价值也是很难界定的,在建城之时,他们有的负责挖坑,有的负责烧砖,有的平整土地,有的跟着技术员建设城墙,有的则跟着归顺的鲜卑牧民放牧牛马,因此其创造的价值也是极难计算的。

  因此,虽然双方有协议,可由于时间极为仓促,这协议实际上便是颍川豪族与郭斌的参谋集团单方面拟定的,实在也是一笔糊涂账,而郭斌此次便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在高层的会议上,郭斌一上来便定下了调子,一切以人为本,整个塞外三城的决策层和管理层,都要切实为本城的居民谋利益,因为这些普通的居民方是塞外三城存亡的根本。

  那次会上郭斌的发言,苏双想来都如在昨日。

  郭斌提出了几点原则:“第一,所有参与开垦土地的居民,在土地上连续耕种农作物或者经济作物五年以上者,便可获得所开垦土地的所有权,同时可以获得正式的居民身份,并由官方发给身份凭证。有了这个身份凭证,他们便不再是俘虏的身份,而成为自由民,同时会获得城中由官方出资兴建的房屋的所有权。”

  商人出身的张世平与苏双在听了郭斌这个政策的时候,便不由得极为肉疼。因为这可全都是实打实的让利于民啊,这土地本便是无主之物,那不用说了,可那房屋却是阳翟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出人出力建设起来的,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啊!

  郭斌见他二人的表情,心中明了,对众人道:“创业艰难,这些居民都是塞外三城的宝贝,一定要善待他们。这开荒的五年,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