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四章 古拳_重生东汉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色技术不完善,色牢度不高,若是清洗,便会导致衣服掉色,而掉色的衣服,则不会再受到贵族们的喜爱了。

  因此,此时无论是以蜀锦还是临淄产的名贵绢帛所制的华丽服饰,都是一次性产品。不是说穿一次便扔掉,而是不可用水洗,若是沾染上油污,便不能再穿了。

  而这种窄袖的服装,则免去了在袖子上沾染污渍之虞,对于长年累月读书写字的太学生来说,无疑是极为方便的。而且在左上方的口袋中还有插笔口,可以将阳翟县中新研制出来的铅笔装入竹制的笔囊中插在里面。这既极具便利性和观赏性,方便时时处处书写,更是彰显自己读书人身份的标志。

  这种竹制的笔囊,乃是以粗细均匀的竹子制成,里面放上铅笔,上面则以一个木塞堵住,防止铅笔从里面掉出来。这样挂在左侧胸口,便既不会弄脏衣服,又不会轻易掉出来,亦极为美观。

  非但如此,因为阳翟县制式军装走的便是高端路线,这种校服也是只有太学生才会供应,所以这种饥饿营销的方式便更容易赢得人们的认同。移风易俗从来都是自上而下的,公司里的白领会模仿网红或者明星的着装,各级领导干部则会模仿中央领导层的着装,而你绝不会见过有人会去模仿一个老农腌臜邋遢的服饰。当然,“上等人”所关注的巴黎时装周除外,设计师们的脑回路总是与我们这些普通人有区别的。

  因此当校服下发到太学生们的手中时,许多当日曾前去卫府,看到郭斌吊唁卫仲道的学生都极为兴奋和认同。

  很快,太学校服便以“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壮于观瞻”而风靡一时,许多地方家中穷困的读书人,也以拥有一套新式的“儒服”为荣。

  然而,这件事情既然定了下来,于郭斌来说便不会过分关注,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使他在骑马奔往广宗的路上时常走神的,除了源源不断地从前线传来的战场信息的缘故,还有离京前华佗派人送来的一封书信。

  华佗信中所写,乃是广宗城外的一个拳术流派,其所传拳法,称为梅花拳。

  华佗说:“天下拳术派别之众百有余门矣,但溯其源泉则一也。盖学者侧重于身体之一部,而展其所长另创一家,而门派生焉。迄今犹能保持原有状态具存者,仅梅花拳耳。”

  这句话,让郭斌最受震动。它的意思是,如今天下间有拳术派别百余家,但是追根溯源则是同出一源的。历朝历代学习拳术之人因为理解不同,悟性不同,多侧重于一门拳法的一部分,精加钻研,展其所长,另创一家,因此门派便产生了。而迄今为止,能够保持拳术原有的状态,每个方面都尚存有的,则只有梅花拳一门。

  仔细想想,这话还是蛮有道理的。所谓龙生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