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三章 吊唁_重生东汉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持党锢之祸进行的宦官,自然是极为招恨的。许多太学生因为此党锢之祸,而坏了前程,心中对宦官的愤恨自然是难以抑制的。因此,看到郭斌竟然能公然不给最得宠的宦官中常侍张让面子,一众太学生心中暗暗解气的同时,对郭斌的认同感亦是急速飙升。

  在这一众学子的心中,郭斌虽然未曾入太学就学,却是颍川名士司马徽的高足,更是师事蔡邕、卢植等当世大儒。非但如此,更是不畏权贵、忠正耿直,颇有党人遗风,而且行事为人亦颇维护士林中人,所以太学生们都把他当做自己人。

  就这样,在一众太学学子的努力下,当初天子首次召见郭斌的过程便被人还原了。宫中城高墙厚,却是四处透风,只要有心,连天子每日里宠幸哪位皇妃亦可能成为洛阳城中所有出租车司机(如果真的有出租车的话)茶余饭后的谈资,更不用说这一场并未避人的召见了。

  众人自然不敢对天子有任何不敬,只能惊叹于郭斌反应之机敏,痛恨中常侍张让心思之深沉,同时对天子与郭斌对坐而谈,勾肩搭背的细节极为关注。这被众人描绘成君臣相得的典范,最是广为流传,也得到了无数人的惊叹。

  但凡是儒门子弟,哪个不憧憬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传奇?所谓学而优则仕,读书不就是为了做官吗?

  因此,郭斌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颍川小子得到天子青睐,一夜之间得封伏龙亭侯,并以弱冠之年任阳翟令的故事便更加具有故事性,也满足了人们所有的憧憬和意淫。

  就这样,郭斌在京城火了,全洛阳城的出租车司机仿佛一夜之间都知道了这个极富传奇性的故事,而这个运气好到爆炸的山野小子自然成为了京中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然而,不久之后,郭斌的再一次上书,可真是将太学搅翻天了。他一封奏折,使得天子终于废弛了党锢之祸,士人的春天终于要来了!一时间,太学生们奔走相告,欢呼沸腾,郭斌俨然成为年纪相仿的太学生们的偶像。从没有进太学学习的郭斌,俨然成为一众太学生心中的启蒙者,若郭斌真的振臂一呼,太学中恐怕真的会应者无数。非要强行类比的话,此时的郭斌在太学生心中的地位,大概与中国近代的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相类。

  因此,当众人看到正在率军剿灭太平道的郭斌竟然出现在京中卫仲道的葬礼上时,群情汹涌。人们呼朋引伴,许多已经回到学舍的学生亦在同学的通知下兴奋地往卫府奔来。

  郭斌自然不知道,他已然成为全场的焦点,只是来到灵棚,看到上面写着“卫仲道之灵位”的木牌时,心中是那样的迷惘与伤感:这里曾是卫仲道招待自己的地方啊!见过卫府的长辈,他来到卫仲道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