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六章 颍川豪族_重生东汉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了郭斌的提议,皇甫嵩与朱儁二人对视一眼,过了一会儿,皇甫嵩才道:“潜阳,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当初你是阳翟县令,要安置阳翟境内的流民,自然是名正言顺。可如今你我皆为客军,又如何有能力处理好这样的事情呢?”

  皇甫嵩这话说得明白,当初郭斌在阳翟令任上,处理境内流民那是分内之事。可是如今皇甫嵩与朱儁二人只是中郎将,虽然位高权重,地位尊崇,可若要插手地方政务,毕竟不是那么方便。

  而郭斌身为骑都尉,也是领兵打仗的身份,若是在阳翟境内,那还好说,毕竟他在阳翟县中威望极高,如今的阳翟令也是郭斌举荐的。可如今不同了,要联络颍川郡中的豪族,要集结粮草,还要组织黄巾降卒远赴朔漠,这其中有多少工作要做?有多么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哪里是他们几个军伍之人能做得成的?

  况且皇甫嵩与朱儁随身的都是武将,要说打仗那是不含糊,可若要结交颍川豪族,要说服他们,让他们高高兴兴地将救命的粮草拿出来,这里要涉及到多少的利益纠葛?若是皇甫嵩将大军开到人家门口去,自然是手到擒来,可他们是官军,而不是反贼,如何能做这样的事情!

  而且,颍川是什么地方?是他们可以撒野的地方吗?

  颍川郡乃是秦时所置,《后汉书》写道:“颍川郡,秦置。洛阳东南五百里”。在历史上一直是大郡,自设立以后,颍川一直是京师之外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为何如此?因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就是在颍川郡的阳翟县建立的,自那以后,这里便一直是人口极为繁盛的地方。

  西周分封之时,将与国都最近的地方分封给最亲近之人,而颍川便距离当初的国都极近,也是战国时韩国的所在。所以说,颍川郡人杰地灵,是有其历史沿革的。到了东汉,将国都设在洛阳,颍川郡虽属豫州,却是距离京师最近的大城市,其地位差不多便与如今的天津市相仿佛吧?

  颍川郡内大族,在东汉王朝都是数一数二的。所谓“汝颍多奇士”,“汝”指的是汝南,“颍”自然便是颍川了。而什么是奇士呢?

  所谓奇士,乃是非常之士,是德行或才智出众的人。而奇士都是哪里来的?自然不会是连书都不曾读过的贫苦农民家中,而是诗书传家的地方豪族。只有豪族,才有财力培养本族的后生晚辈,也只有豪族,才能为其杰出的后辈造势。所谓出名趁早,难道真的是有些人的德行感天动地,天上一声炸雷,所有人便都知道了他的德行出众了?

  要知道,那是一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大家既不会用微博,也不会用抖音。一个人的德行如何能在那样封闭的年代传播的天下皆知?

  所谓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