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八十九章 态度热情的王百万_港综之我要当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了长期的走下坡路,日薄西山的王记电子厂目前规模不大,在永安大厦中租了一层厂房,最先进的机器也不过是从海外进口的注塑机。

  生产所需的零件,全部需要外购,然后,工人把零件按要求,组装到一起。

  也只有塑料外壳,是工厂自己生产的。

  港岛的小型工厂多为如此。

  其工厂所在的永安大厦这栋工业大厦里面,就有七八家规模跟王记电子厂差不多大的公司。

  所谓的工业大厦,既是港岛受限于地小人多,工厂用地严重不足,所以,港府就选择在一些偏僻的地区,盖了不少多层的大厦,楼层租给工厂,让工厂在大楼里生产。

  当然了,一些高端的工业自然是不能在狭窄的工业大厦里面开工投产,但对于一些低端的服装、印刷和组装工厂,工业大厦已能满足其生产需求。

  港岛的工业也是工业大厦模式,因为,盖个多层的大厦,就能孵化一批工厂,对于讲究效率、精打细算的港岛人来说,无疑是不错的选择。

  然而成也萧何败萧何,港岛工业的衰败,某种方面来说其实也是源于工业大厦。

  因为,工业大厦最终养肥的是收租的地产商,以及给地产商贷款的银行,对于工厂来说,逐渐上涨的房价增加了生产成本,慢慢演变成了绕不过去的沉重负担。

  所以,别看港岛的制造业,一直都是工厂数量多,但却不强!

  几十万至几百万资本的工厂遍地,几千万资本的中型工厂已经不多了,上亿资本的工厂更是凤毛麟角!

  这都是工业大厦的限制,因为,入驻工业大厦后,很快大厦内部空间就会被不同的企业挤满,再想要扩大工厂的生产规模,却发现找不到厂房扩张的空间了。

  试图搬出工业大厦,重新建立独立的工厂,但却会遇到一个困扰――港岛地价太贵了,利润微薄的制造业,根本买不起地皮。

  有鉴于此,如果能顺利收购王记电子厂的话,霍文峻打算将厂房搬出工业大厦,独立建厂!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即便要为此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资金,但从未来发展考虑,还是十分值得的。

  而且如今港岛房价正处于千载难逢的低谷期,地价也远低于往常,正是最好的时机,买下一块地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事实上,富有远见的霍文峻早就在囤积房产了,未来他是要进军房地产的,故而趁着手里有钱,他便在新界提前斥资买下了两块地。

  如今的新界还没发展起来,土地可以说是白菜价了,尤其是工业用地,港府方面巴不得多卖一些。

  偏是偏了点,但面积不小,用来开工厂绰绰有余了。

  比起工厂本身,霍文峻更看重的是王记二十多年来所累积的渠道关系以及那些经验丰富的工人。

  这也是他在一众工厂中挑中王记的原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