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 看望_巴州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国外完成了研究生学业,一个读博,另一个进了著名实验室,在外人面前我应该是成功人士。但是,现在越来越感觉我的人生还不如单位看门师傅幸福。李师傅没有多少文化,三个儿子都是最普通的工人,住的是老房子,前些天我看见他们端了张桌子摆在家门口,一家人光着膀子啃猪蹄,喝啤酒,热热闹闹。我回家就随意喝点稀饭,冷冷清清,没有家的气氛。”

  王桥道:“杨叔可以到国外去。”

  杨琏苦笑道:“毛笔字、诗词、国画这些文化人喜欢的事情,外国人都不会欣赏,再加上半句洋文不会说。到了国外就成为没有任何用处的废人,我不想去。”他长叹息一声,又回到先前话题:“一个人在国内,生了病,没有人嘘寒问暖,还真不如门卫李师傅过得实在啊。这几年平时风风光光,每到年节之时,李师傅几个小子全都拖儿带女回家,大人喝酒,小人放鞭炮,这才是合家团圆。我一个人在家里,最多与儿子打打电话祝节日好,一点都没有年的味道。”

  杨琏发了一顿牢骚,又觉身体无力,躺倒在床。王桥原本是想吃了午饭回家,见到杨琏状态实在不佳,觉得于心不忍,主动留下来陪伴。

  杨琏身体多日不适,觉得家里特别冷清,没有拒绝王桥的好意,道:“我先去睡一会儿,客厅有电话,书房有书,还有毛笔、纸墨,你随便用,别拘束。钥匙在桌上,出去时带上。”

  王桥轻轻将卧室房门拉过来半掩着,来到客厅。

  客厅正面是一张全家福,照片中,杨琏夫妻俩约莫四十多岁,两个儿子都还处于青春时期。四人服装得体,精神饱满,用家和万事兴来形容这张照片十分准确。与照片相对应是家中环境,只有一个男主人在家,原本兴旺的家庭少了人气,不可避免显得冷清和没落。

  王桥为了能让食欲不振的杨琏胃口大开,看了一会儿电视,他又到菜市场去寻找晚餐灵感。在菜市场买了一把豇豆,一块精瘦肉和青辣椒,正欲离开时,意外地看到市场角落有人在卖豆花,质量还算不错,而且是胆水豆花,这正是开胃的好菜。他便买了两块钱的豆花,再配上一块钱的佐料。

  回到家时,杨琏还在沉睡,轻微打着鼾。

  王桥和杨琏的关系最初是提携与被提携的关系,慢慢地演变成了忘年交,他对杨琏既有尊敬和感谢之情,也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亲近和怜惜之情。

  康家书多,近半是介绍西方历史和社会的书,王桥随手抽了一本弗洛伊德的作品,坐在窗前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弗洛伊德认为被压抑的**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王桥久闻弗洛伊德大名,今天是第一次看原著,很快就被吸引住了,联想到自己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