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六章  王桥之名_巴州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院的妇女们和最能扯歪歪道理的人,跟他们讲不清楚。”

  王桥道:“没事,我过来就是讲道理的,不是吵架。”

  老柳继续劝道:“王镇是城关镇的老王,老王不应该冲到第一线。你如果讲崩了,就没有退路了,最后只得硬上。”

  王桥道:“不要想得这么悲观。前次王家大院就是一次生动的社会教育课,既然我敢动王家大院,为什么就不能来张家大院面对面交流。只要我们能讲得出道理,相信大家能听得进去。”

  面对群众时,驻村干部递过了事先准备好的小喇叭。

  王桥和老柳径直走到人群中。等到老柳讲完,王桥再次作了自我介绍,然后道:“你们一个一个说,我一条一条解答。我是镇长,你们是村民,我们从人格上是平等的,大家都不要吵架,就是讲政策、讲道理、拉家常。”

  自从王家院子强拆后,城关镇就传说这个年轻镇长是个“武夫”,在场村民没有料到这位“武夫”并不鲁莽,讲起话来头头是道。

  村民们陆续提问,王桥一条条解答,总起来就反复强调了一点:

  1.创彩集团项目既然到这种程度了,不可能停止,也不可能不干,大家想多得点补偿,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必须合理合法合规合情;

  2.人多不一定都占理,发布公告后抢种的树苗都不算;

  3.只要有利于村民的政策,城关镇政府都可以向企业给你们争取,但是不能采取这种过激的办法;

  4.城关镇处理一定会做到公平,绝不会有半点猫腻,镇村干部哪个敢吃钱,你们举报,只要查实,党纪国法难容;

  5.尽可能找到一个大家都基本满意的解决办法,但是,不可能满足所有人,否则今天你来要求多补偿,明天他来,那人家企业还咋建设。

  王桥将政策吃得很透,当众宣讲时一点都没有含糊,没有盲目地讨好群众。但是,他态度很好,一直都不急不躁、不居高临下、不批评责怪,尽量摆事实讲道理。

  一直讲到中午两点半钟,张家院子的村民才散去,问题算是不了了之。

  村支书老柳是个干了多年的支部书记,将王桥拉到家里去吃饭,道:“这么多年了,很少有镇一级干部敢拿着小喇叭亲自开群众会,不带助威的,也不怕被妇女们包围,王镇算是好胆。而且,到了两点半,也不主动走,饿着肚子和大家聊天,其实大家都喜欢这种平易近人的老作风。”

  王桥对此赞扬倒是不以为然,道:这有啥子嘛,我长在农村,知道大家在想什么,说出来的话不会太外行。吃饭这事,早吃晚吃有什么关系,现在是营养过剩,满肚子肥油,饿两顿算什么。如果刚才那种情况,我去吃饭,把村民丢在这里,就是道理再大十分,也说不服大家。只是干部们理直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