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六十二章 社员大会_巴州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黄泥。宋鸿礼道:“邓书记,车上有雨鞋。你换不换。”

  邓建国摆了摆手,道:“不必,我估计到地面是这种情况,所以穿了运动鞋,回来时找点水擦一擦就干净了。农村这个状况不行啊,各地陆续都在搞新农村建设,村里主要通道都要硬化,我说的不是车道,类似这种人行小道。国家有许多补助。”

  王桥最喜欢听到上级有补助的事,道:“那我们城关镇能不能争取到试点,城关镇比起其他镇算是富裕的,但是要把村里主要通道硬化,还真没有这个实力。”

  邓建国道:“目前山南还没有统一部署,但是其他省市开展搞试点了,有几个大内容,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今天青桥村的试点工作就可以纳入到管理民主的探索之中。新农村的钱有几个渠道。有中央专项资金,有金融机构支持,有经营土地的融资,还有以特许经营为主要方式的市场化融资。市里参加几次省里组织的研讨会。这项工作将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王桥作为镇长,注重对实际工作的操作,而邓建国是市委副书记。进入高级领导干部行列,层面高得多。对理论研究得很透彻。

  听到邓建国谈政策,王桥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他抽了个空对邱洪道:“听邓书记一席话。确实有胜读十年书之感,跟在领导身边有优势啊。”邱洪低声道:“邓书记水平高,又肯钻研,跟在他身边,压力不是一般大。”王桥道:“压力大,进步才快。”邱洪道:“我这一段时间读书比两年时间读得都多,邓书记读什么书,我就买来跟着读。”王桥道:“这是一条向高手学习的捷径,你以后也给我个书单,让我不至于落伍太多。”

  邱洪望着邓建国挺直的背影,低声道:“邓书记对你很有好感,对青桥村这事也重视,你要抓住这次机会。”王桥点头道:“你也要关注此事,若有走偏的地方,及时点醒我。”

  走了十来分钟,就到了蜿蜒小河边,沿着小河行走一会,来到了三社的一个大坝子,这是以前青桥村的集体保管室。改革开放以后,此处就逐渐废弃了。由于坝子够宽,又靠近最近的江家大院子,所以三社开会都在这里。

  江老坎早就等在这里,看见镇里一行人来到,便迎了上来。

  宋鸿礼道:“来了多少人?”

  江老坎道:“大部分都来了。今天是宋书记还是王镇来主持会?”他瞧见一起来的有陌生人,便看了两眼。

  因为宋鸿礼没有介绍来者,江老坎也就没有在意。

  在保管室墙壁上贴了些纸,三张是同意修公路的签字,一张是不同意修公路的名单,邓建国数了数,不同意修公路的共有九家人。而同意修公路的人密密麻麻。他看了贴纸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