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三十八章 茶馆_巴州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课,我们一起到图书室。将近期的《半月谈》全部借出来,认真分析一下当前存在的热点,然后有的放矢。”

  杜建国神情忸怩地道:“我把陈秀雅一起叫上,她特别聪明,点子也多。”

  王桥笑道:“这是你的自由。”

  第四节课,王桥、杜建国、陈秀雅三人来到图书馆,将两年的《半月谈》合订本借了出来,细细研读一番后,三人发现定当前乡村的热点是农民负担。乡镇干部为了收提留统筹和农业税,发生了很多起致死致伤案件,也有农村拒交税费款,打伤乡镇干部,更离奇的是发生在偏远省份的一个偏远村,村里轮流到公路上执勤,凡是见到乡镇干部进村,就将一颗消息树放倒,全村的人该躲的躲。该藏的藏。

  这个热点和王桥预设的判断一致。

  随后,杜建国专程到校外书店寻找与乡镇有关的书,买回《村民自治条例》、《村委会组织法》等小册子。研读完小册子,他郁闷起来:“我们这样做是主题先行。先有主题,再去凑新闻素材,这不符合新闻学原理。”

  “胖墩。你想不想新闻社得到校方支持,让新闻社迅速发展壮大。”

  “想。”

  “你想不想通过校方的考验?”

  “想。”

  “你目前有没有好的办法写出有质量且能发表的新闻稿件?”

  “没有。”

  “我们选的这条路有没有可行性?”

  “有。”

  王桥摊了摊手。道:“别矫情了,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我们只要不是造假,方法灵活一点又有什么关系。你这人平时还挺灵活,怎么脑袋里有这么多框框。”

  杜建国道:“不是框框,是新闻原则。我总觉得主题先行是亵渎。”他随即叹息道:“为了新闻社的发展,就算是亵渎我也干,佛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王桥笑道:“借用青皮的一句话,你这就是猪鼻子插葱——装象,就是去乡镇考察一下,谈得上下地狱吗。”

  元旦前夕,王桥、杜建国、陈秀雅坐着公共汽车来到车费最便宜的近郊打谷镇,他们运气比较好,来时恰遇赶场天。打谷场镇人山人海,小摊贩云集,农家出产的鸡鸭鱼菜摆满街道。对于村民来说,赶场是重要的社交活动日子,除了买和卖以外,还有一项重要功能是与熟人见见面,喝茶聊天,打牌喝酒,快·活得很。

  红星厂附近就是旧乡,是王桥少年时经常玩耍的地方。他深知赶场奥妙,带着杜建国和陈秀雅来到一家最热闹的茶馆,茶馆旁边有好几家小餐馆。

  “我们就泡这个茶馆,听到真话的概率最大。”

  为了泡乡镇茶馆,三人特意换上了最朴素的衣服,尽管如此,走到人群中还是与乡镇人有明显区别,走进茶馆,引得众人侧目。

  茶馆里有人打牌、有人下棋,还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