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51章_我竟然能预知未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专门的词典来查询,又花了落寒两天半的时间。

  一共四天时间,落寒终于将脑中的图纸变成了论文,并且转换成了pdf格式保存。

  接下来便是投稿了。

  作为一名投稿人,往哪家期刊投论文,作者心里一定要有点逼数。

  就像是一些常规的数学分析方法、某个方程的独特解或者一些方法改进的论文。

  就像是落寒第一篇论文《复微分-差分方程组的整函数解》那样论文,你投去Ann-Math,人家鸟都不鸟你。

  诸如《霍奇猜想的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等论文课题,你投去国内普刊。

  人家也看不懂,当然了这只是打个比喻,目前没人可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据落寒自评,第三篇论文的Level远高于他的第一篇和第二篇,所以落寒选择发往国外。

  顶级期刊不用考虑,这篇论文水平也就介于,核心期刊与普刊之间的那种期刊。

  千挑万选,落寒最终选择的期刊是《数学纪事》。

  这本期刊由普林斯顿大学创刊,九十年代后改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期刊部出版。

  主要刊载理论数学研究论文,涵盖范围相当广泛,在学术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影响因子也相当可观。

  其实落寒本来还有个更好的选择,比如专门刊载数论方面论文的《数论杂志》。

  在数论领域的拥有更高的权威性,但奈何影响因子略低,还要收取一笔不菲的版面费。

  版面费这个东西动辄一两千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就要一两万。

  其实这篇论文单位写的是博雅,发表后落寒应该是可以找学校要,不过前期就需要自己垫付。

  这时候有个好导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至少他可以帮你垫付,落寒不想再去麻烦百里瑾,也不想找家里要这笔钱,所以选了《数学纪事》。

  “美国佬,真是太抠门,等我以后自己办个期刊,到时候全部刊登中文。”落寒摇了摇头,恨恨的想着。

  很快落寒就把论文上传到了《数学纪事》的投稿网站,然后留下了自己的邮箱。

  这次发表论文,不是强制任务,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插队审稿的功能,但愿别把他的稿子拖太久。

  十月下旬,落寒就完成了三篇论文。

  落寒自己还是觉得速度挺也就一般,主要是前一段时间杂七杂八得事情耽误了不少功夫。

  落寒盘点了一下自己的三篇论文。

  第一篇发的《数学学报》属于国内普刊,第二篇发的《数学创新报》,是国内核心期刊。

  第三篇落寒就升级到了国外普刊之上了。

  在发论文发表上面,落寒最崇拜的就是欧拉。

  欧拉一生写了将近900篇论文,从13岁进入大学后就在写论文的路上一去不返。

  在研究数学的黄金年龄,十七岁到三十岁之间,欧拉平均每年写30篇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