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一章 大义,未必凛然_大汉昭烈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力如日中天,无论是在河内还是河东的新附之地,只需要动动嘴就能做成所有事情的情况下,刘备又再次举起了屠刀?

  沮授点点头,“要杀,而且要多杀。”

  “为什么?”关羽追问道。

  “天子遇害至今,已经有二十个月了,再有七个月,服丧的期限也就结束了。”沮授没有正面回答,反倒是把话题引到了看似毫不相关的地方,“若能赶在这段时日之前诛灭僭称天子的袁术,夺回传国玉玺,匡扶汉室江山,大义名分就会牢牢掌握在使君手中。”

  “在此期间,我们要表明与国贼势不两立的态度,对他的党羽也要施展雷霆手段,毫不留情?”关羽有些明白了。

  “态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关系到国本。”沮授继续说道。

  四百年前天下大乱,高祖皇帝斩蛇起义,经过数年苦战,终于使天下重归一统,建立了大汉王朝。

  二百年前,王莽乱政,使得国家再次分崩离析,光武皇帝以一介布衣

  兴兵讨逆,再次聚拢了支离破碎的国家,恢复了汉室正朔。

  两汉一前一后,看似是一脉相承,但这只是对于寻常百姓来说的,在有识之士眼中,这两个同样以“汉”为名的王朝,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

  先汉时期,从高祖皇帝到孝武皇帝,都大力抑制地方豪强,要么通过强行迁徙,把那些地头蛇安置到自己眼皮子底下严加看管,要么就找个由头,把冒头的和蹦跶的豪强们铲上一波。

  可是后汉不一样,光武皇帝起兵和壮大就是依靠他的两个老丈人:富甲一方的南阳豪门阴家,中山望族、与真定王室结为姻亲的郭家,以及这两家为代表的南阳、河北豪强。

  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光武皇帝问鼎天下之后,对世家豪强相当纵容,以至于后汉的兼并之风大兴于世,而且愈演愈烈,地方豪强通过垄断做官的渠道,将势力伸到朝堂之中,内外勾结,不断攫取国家的利益,导致国势日渐衰微,最终落得如今的下场。

  “南阳、豫兖等地世家林立,关系盘根错节,极其擅长结党营私,是天下倾覆的最大推手之一,我们原本没什么借口动他们,可如今袁术僭位,就给了我们一个彻底铲除毒瘤的机会。”沮授握手成拳,重重挥了下去。

  按照沮授的说法,汝南是袁氏的老巢,几乎所有当地豪强都跟袁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家中子弟追随袁术,在他那里做官的也不在少数,细究起来一个都跑不了。

  至于陈留、颍川、沛国、陈国这些地方,也有不少世家豪强是倒向袁术一方,指望着他成就霸业,当个乘龙功臣的,也应该狠狠地清洗一遍。

  如果错过这一次,恐怕刘备就再也找不到收拾那些蛀虫的机会了。

  “那就依照先生的想法去做吧。”关羽语气平淡地答道,心中却浮起了另一个想法。

  河北、关中、汝颖,是世家实力最雄厚的三个地区,这些地方出来的士人们为了权力也是你争我夺,互不相让。

  沮授现在说得大义凛然,实际上又有多少是为了国家,多少是为了摧毁竞争者,让河北人在新王朝中占得先机呢?

  此战过后,他一定要找刘备说一说,绝不能放任一家独大。7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