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八章 分兵_大汉昭烈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列举动,有些心满意足地眯起了眼睛,“只是到了酸枣之后,若是还被刘备散布流言,说我消极避战,又当如何是好?”

  逢纪策马走在袁绍身侧,听他问,当即不慌不忙地轻笑着说道:“明公不用多虑,之前那刘备可以肆意污蔑我军,是因为河内只有明公和王匡两支人马。到了酸枣之后,群雄聚集,号令不一,按兵不动就成了理所应当的明智之举,就算刘备胆子再大,他也不敢同时得罪所有关东诸侯。”

  这番话的意思袁绍听明白了,逢纪是要他纵容关东联军,然后用关东联军作为挡箭牌,阻挡别人往自己身上泼脏水。

  十几路人马都按兵不动,刘备再揪着袁绍一个人不放,那就太不合适了吧?

  “倒也有些可取之处。”袁绍微微颔,心中开始盘算该如何在酸枣诸侯那里强化自己的影响力,让那些汝南袁氏门生故吏倒向自己,为日后逐鹿中原打下基础,但是他遐想了一阵,却总是被阴魂不散的刘备给扰乱了心情,“元图,若是刘备不依不饶,执意要逼迫我等出兵呢?”

  逢纪眉头一皱,有些不理解袁绍为什么一定要在刘备这里纠结,但他身为谋士,最基本的职业素养还是有的,于是闭目沉思,良久之后才缓缓说道:“到那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幽州军的位置,反过来要求刘备主动出击,除了刘备,明公还可以写信催促袁术,他在南阳坐拥数万之众,也该有所动作了。”

  驱使他人拼命,自己坐享其成,无论何时,绝不挑头,这就是逢纪为袁绍定下的策略方针。

  不得不说,逢纪作为袁绍的谋主,他对这个东家的性格还是把握得很准,知道袁绍就喜欢这一套躲在幕后,掌控他人命运的小技俩,小手段。

  果不其然,听了逢纪的话后,袁绍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矜持地颔说道:“元图之言正合我意,等到酸枣之后,我们就不要过于干涉诸军,只要居中斡旋,让大家和睦相处便好。”

  袁绍这边率领部众向东南方向而去,留在河内的王匡却也有了别的心思。

  幽州牧刘备率领五万大军南下,这是逢纪亲口说的,对于盟主那边给过来的信息,王匡还是比较相信。

  纵观关东联军诸部,兵力最多的自然是张邈张兄弟,这二人一个是陈留太守,一个是广陵太守,麾下直属的兵力有三万多人。

  和张邈张相比,其他人的兵力多则万人,少则数千,若是严格地说起来,作为诸侯盟主的袁绍,倡义举的曹操,这两人拥有的兵力其实是最少的。

  关东诸侯大多是袁氏门生故吏,少数是袁绍袁术的好友,他们聚在一起,纵然各有心思,但明面上还都是要听从袁绍的号令。

  如今刘备兵多将广,还是大汉近几十年来第一个州牧,官位凌驾于任何人之上,若是他自行其是,不尊号令,恐怕谁都拿他没有一点办法。

  面对这条来势汹汹的过江强龙,如何确保自己在河内战场上的话语权和战后的功劳分配?

  王匡陷入了沉思。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