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四章 龙骨船_大汉昭烈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不稳。”

  一名年老的木匠摇了摇头,双手抱拳对刘备行了一礼,然后开口说道:“启禀太守,楼船本就是江面上的战船,用于海中航行肯定难以胜任,这是人的问题,而不是船出了错。”

  楼船是百越人发明的大型战船,甲板建筑特别高大,高耸如楼,故而命名为楼船。

  水面作战一般都以弓箭为攻击手段,拥有楼船,就意味着可以居高临下,占据射程优势。

  但是,正因为甲板建筑过于高大,重心太高,楼船一旦遭遇风浪,就极其容易翻船。

  “那就没有人想过,把这个船底做成大肚子,将货物都装在船舱内?”刘备有些疑惑了,他拿起手边的木制船只模型,一个一个地翻看起来,这些都是按照真船结构做的,极为精细准确。

  但这些船都有一个特点:吃水特别浅,而且水线下的部位特别平坦。

  “太守有所不知,船只木料都是利用楔子相互连接,再辅以木钉或是竹钉,强度十分有限,若是将船只下部加深,货物直接压在底部,恐怕没等出海就散架了。”制作这个模型的船匠也说话了,他是沉浸造船这一行几十年的老人,见过太多次船毁人亡的惨剧,深知造船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汉室有四大造船基地:华阴、胶东、广陵和临淄,非但原料充足、造船实力雄厚,并且人才济济,不乏聪明机智之士。

  但是,由于大汉在海面上根本没有敌手,在已知的世界里也没有值得开拓的土地,所以汉朝对海船基本没有需求,更加没有将船只设计更新换代的动力。

  这也导致了一个结果,现在的汉人,只能沿着海岸线行船,或是在渤海那个巴掌大的地方穿行,想要真正的驰骋在大海之中,那绝对是异想天开。

  刘备微笑着站起身来环视众人,“如今时代不一样了,辽东孤悬海外,与中原各地联系必然以海上为主,希望各位齐心戮力,从普通的小船开始设计,造出可以纵横四海的好船来。

  现在我们有铁,足以替代以往的什么木钉竹钉,铁钉铁箍这些你们都可以利用在船上,不用担心浪费铁料,张长史那里多得是,本官只要坚固的船。”

  这个时候,一直等候在旁边的裴元绍走了过来,把手中捧着的几个长条纸卷放在桌上,然后徐徐展开,许多帆船造型顿时映入工匠们眼。

  作为工科生出身,又玩过几年模型,刘备对历史上那些标志性的帆船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绘图这方面也不在话下。

  这些图纸上的帆船造型优美,并且还有三视图和大略的截面图,看得工匠们啧啧称奇,恨不得马上就能造出样品来仔细研究。

  最让工匠们好奇的,则是每一张图纸上,刘备特意加重标注的龙骨设计,这在以往的船只上是根本见不到的。

  龙骨在船只结构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