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四章 第二次徐州会战(八)_风起192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计比较偏德国风格,不过看到苏式坦克的物美价廉,又融入了一部分苏式有点。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定型生产自然不会那么快。

  根据目前的进度,这款自行研制的坦克得年底或者明年初才能正式定型生产,而且装备数量不会很多。李恪打算,只是维持一个装甲师的规模就行,最多其他部队额外配备一定数量的坦克用于支援步兵作战。没办法,条件限制,特别是钢铁产量不足是最大的问题。

  此时中国的钢铁产量今年才突破150万吨。产量最高的自然是搬到重庆的马鞍山钢铁厂和搬到达县的武汉钢铁厂,这两个钢铁厂的产量各自已经突破了50万吨。攀枝花的钢铁厂达到了15万吨,重庆钢铁厂25吨。至于其他10万吨的份额,则是一些小钢铁厂甚至土作坊的产能总和。

  而这前四的钢铁厂,都受李恪控制,可以都算属于李恪产业旗下的公司。

  但这个钢铁产量,跟日本比还是差了不少。今年的日本钢铁产量{本土加上朝鲜、东北}已经超过了700万吨,这就是差距。好在日本的钢铁主要用在海军方面,勉强算是一个好消息,不然仅凭日本的技术,不可能才这么点坦克,重武器虽多,但也不是特别有优势。

  对于自产坦克的事,廖耀湘不太关心,他倒是关心他的部队是否可以投入战斗。而他从李恪的口中听出了一丝不一样的味道。

  “我们可以参战了?”廖耀湘惊讶道。

  “自然。日军土肥圆师团的坦克、装甲车超过200辆,他们是奔着第五战区去的。在平原地区的野外,不像阵地战或者巷战那样,我们可以用火箭筒摧毁他们的坦克。

  对付坦克的办法,最好是是坦克,或者飞机。我们目前没有合适的对地攻击的战机,对付日军的钢铁洪流,还是得靠你手上的这个师。”李恪认真道。

  随着津浦线的战斗局势越发对第五战区不利,日军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从日军目前的胃口来看,可谓很大,土肥圆师团居然配备了超过两百辆坦克和装甲车,还有个重炮旅团,加上归属其指挥的一个混成旅团,总兵力已经4万多人了。

  这样的配置,肯定图谋很大。因为桂永清临阵脱逃,李宗仁的计划被迫提前,但高达6、70万人的部队,撤退肯定不能一窝蜂,不然就是当初淞沪会战那样的大溃败。

  所以没等李恪去问李宗仁,对方就主动找李恪,希望其能有力配合第五战区部队的撤退。李恪自然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很痛快的答应了,而且这也是之前说好的。因此第六战区的部队也在开始密集的调动,邓锡侯的22集团军以及周而成指挥的第4集团军也都进入了战备状态。

  在李恪做着准备的时候,武汉那边对于龙慕韩的案子又有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