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八十七章 南京保卫战(五)_风起192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英则是跟随陈诚一起回南京述职,担任那个并没有太大实权的卫戍副司令。

  萧毅肃接管前线部队后,就开始做撤退计划。前线的部队连续作战几个月,必须得趁机下来休整一番,不然根本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参加后续保卫南京的战役。

  不过无锡怎么撤退是个大问题,这里的战斗十分激烈,日军在这投入了两个师团的主力部队,约3万余人。

  别看日军此时在长江下游有着10个师团,但战斗打到现在,除了后面增援的师团,最早参与上海战斗的那6个师团损失也不小,到现在加起来的伤亡人数也已经超过10万,所以很多日军部队都存在20%以上的减员。

  而负责防守无锡及周边地区的中队,虽然有6万余人,但实力战力大减不少。特别是第5师这个甲种师,战前将近三万余人,中间经历过几次补充,到现在也有两万人左右还在战场坚持战斗。由于在撤退中,第2军数次殿后,为撤退部队争取时间,导致整个第2军由战前的六万人,变成了现在的不足四万。

  第9军现在也只有一万多人,至于税警总团更是只有8000来人。当然三支部队的伤员加起来都有好几万,只是这些伤员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回到部队。

  由于江阴有着坚固的要塞,所以日军就把运河防线和无锡当成了突破重点,在三万日军的进攻下,整个无锡附近都是战场,双方将近十万人全部搅和在了一起。所以如何让无锡军队安然撤退,是目前萧毅肃目前的工作重点,斯鹏文直接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

  那就是主动出击,击退眼前的日军,拉开双方军队的距离,然后再撤退。并且一次还可以迷惑日军,让日军误以为他们会反击,把日军的注意力都吸引到无锡,也能给其他部队撤退,争取机会。

  对于这个大胆的建议,第三集团军副总司令郝梦龄则是不敢做主,赶忙汇报给萧毅肃。萧毅肃觉得这个方法可行,但是他手上的兵力不足,运河防线的部队根本不敢抽调,只能向李恪汇报,让对方做决定。

  李恪考虑了一下,把孙立人、罗卓英、薛岳等人找了过来,商量之后,觉得这个建议不错。这样日军就不会想到他们会以无锡反击为幌子,实际上是为了撤退争取时间。

  就在李恪询问众人派那支部队去的时候,意见并没有统一。

  “长官,要不让教导总队去吧,教导总队是从前线撤退下来的部队中,损失最小的,而且装备精良,应该能协助第3集团军完成此次作战任务。”刚刚接任教导总队的余程万主动请缨道。

  他本来就是老二军出来的人,现在第2军承担着如此重要的角色,他自然想去帮帮忙。相比于整个国民政府搞派系,李恪系里面也有派系,但并不像外面大派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