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两百二十五章 崛起的希望(一)_风起192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在这威慑川军众人,我们这办事也方便多了。”

  现在红军已经有去西北的趋势,老蒋便成立了西北剿总,自任总司令,张学良为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一职,率麾下东北军前往陕西围剿西北红军。然后就卸任了武汉行营主任,由李恪接任。由于贺国光军衔不够,所以贺国光无法接任重庆行营主任,只是以参谋长一职代理。

  贺国光这话或许是真心,或许是场面话,但这跟李恪也没什么关系了。他这一走,也就意味着想要插手四川的借口也就少了很多,唯一的就是靠着在四川的这四个师的中央军部队。

  在李恪走后,杨森的20军被调离四川,前往贵州参与围剿贺隆部红军。而顾祝同则是调任贵州省主席兼省保安司令。

  。。。。。。

  武汉,李恪家。

  “兴邦,你这段时间的发动机弄得怎么样了?听说你在技术部门那些人在研制一款800马力的发动机?”

  李恪一边吃饭,一边问道。

  “是的,因为我跟那些飞机设计人员研究过,发现要是单翼战斗机只是安装一台现有的750马力发动机,性能很难跟世界上其他先进的战斗机媲美,惟有发展一款功率更大的发动机。”李兴邦认真说道。

  “一台不行,你们不知道安两台吗?”李恪提议道。

  “两台?三哥,你真以为这是轰炸机啊,战斗机安两台发动机,以现在的技术根本不行,而且成本也很高。”李兴邦反驳道。

  “是吗?这个你是专业的,你们做主吧!”李恪略微尴尬道。

  这个时候的战斗机可没双发的说法,至于真的缘由,李恪也不清楚,他又不是设计飞机。你让他设计个步枪、火炮什么的没什么问题,飞机就有点难为他了。

  现在李恪飞机厂、汽车厂和造船厂名下的发动机部门是目前中国唯三成生产发动机的机构,包含了航空、汽车、舰船三个方面的发动机。其中舰船发动机是目前最薄弱的,没办法,谁叫舰船对于动力的需求太大呢。航空发动机和汽车发动机的发展速度较快,毕竟在经济危机,李恪从美德等国挖来不少人,这些人支撑起了整个发动机的发展。至于自己培养的中国发动机人才,则是不多,造出一台好的发动机,除了会设计,还得能生产,特别是加工技术很重要。

  李兴邦在美国跟他那飞机公司搞出了一款750马力的发动机,打破了其他通用等动力公司的垄断。使用了两台这样发动机的飞机,使其性能超过了波音247和dc-2,目前就已经接到超过100架的订单,而且美方也在考虑采购其军用运输型,不过是否能压下dc-2获得军方订单,这还是个未知数。

  李兴邦回国后,也就也就带回来了这款发动机的图纸,在改良后,取名为峨眉ql-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