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章 918事件(五)_风起192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展,他早已有比较好的计划,当务之急是修建长江和汉江的堤坝,以及武汉三镇的下水道工程。紧接着他就会开始考虑在长江上修建大桥,连接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相信有了一座长江大桥,对于湖北经济的发展会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

  除此之外,重启川汉铁路的建设也是一个重点工作。清末提出的川汉铁路,是指从汉口(开始是广水),经宜昌、奉节、重庆,再到成都。这条路的修筑难度很大,即便是前世21世纪都没修成,而是从宜昌这改道恩施,从万州进入四川(宜万铁路),经达县再到成都或者重庆。

  当然这两条线李恪都不会选,他肯定会优先考虑前世的襄渝铁路,虽然可能比原来的川汉铁路要绕了一点,但好处更多。这里的修建难度主要是隧道多,除了隧道之外,并没有特别复杂的地形,修建比较容易。

  他之所以提倡修建这条铁路的原因,也是为了抗战考虑。他不确定自己在抗战全面爆发后,能不能守住武汉,但无论能不能守住,在武汉的工厂都得搬迁,而四川、鄂西北以及陕南等地的山区就成了最佳选择之一。要是有这么一条铁路连接从湖北到四川,对于抗战的帮助肯定很大。

  至于重庆,除非他傻,才会把工厂搬到那儿。那个时候作为临时首都,肯定会被鬼子轰炸,工厂搬到那就是给鬼子炸的。武汉也是一样,即便是他守住,肯定也会面临日军的轰炸,重要的工厂放在这也不太合适。

  不过这条铁路他才刚刚把规划给提上去,能不能修还得看中央政府和四川那边同不同意以及条件允不允许。毕竟这个时候的四川可是连年内战,经常打仗怎么修。

  而且川汉铁路公司那笔钱,可不是他说能用就能用的,四川那边可是有军阀看上这笔修路款,想要据为己有,充当军费。虽然这笔款项所剩不多,因为都被盛宣怀这坑货拿去炒股,亏损了近一半,保路运动就是这么来的,然后清王朝就完了。

  后面虽然川汉铁路几次重提,但都无疾而终,这笔钱也越来越少。当初可是借了600万英镑,现在剩下剩下不到150万英镑,换成大洋,也就1500万银元的样子。这1500万银元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用在李恪这长达1500公里的新铁路来说,恐怕就不够了。

  这条铁路,没有4000万银元根本修不下来。这1500万,也就够从武汉修到襄阳,剩下的就得李恪去想办法筹集。

  李恪在那发呆的时候,其身后的黄淑仪看向李恪的眼神很不一样。她对李恪算是比较了解的,虽然有些事,她不知道,但她知道这位新上任省主席却是很有钱,名下工厂无数。

  按照党派来说,这个人是反动派,主持过浙江的清党,虽然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