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一十四章 揣测圣意_琉璃满京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帝接连几个大跳转,之后甩袖子走人了。

  可留下的大臣们很纠结啊,御史这次弹劾,表面和内里的意思,大家伙儿都知道。可是皇帝这态度,却很耐人寻味。

  皇帝的背影消失,朝臣们再看御史矛头直指的方向、位列末端的夏珂。

  夏珂那张脸好像没什么变化,依然严肃,依然不苟言笑,完全没有被人弹劾之后的忐忑。

  ……这啥情况?众人面面相觑。

  这是御史弹劾知不知道?!就算是最后查无实据,被咬上一口,那也要掉二两肉,足够人闹心的。

  是夏珂的定气功夫太深?还是有外人不知道隐情?

  当事人哪里什么都看不出来,找茬的御史则怔怔的没反应,决策的皇帝更是走的连影子都没了。其他打酱油的自然不会继续聚在大殿数手指。

  朝臣们三三两两的退了出去。

  大庭广众之下,各位官员不敢揣测皇帝前言不搭后语的几句话,有什么潜在联系。

  可退下之后,和相交甚好的同僚、或者政见一致的密友凑到一起,却是一定要讨论一下的。

  这一静下来就看出,这事儿还真有些意思,难怪人夏珂完全不担心的样子。

  御史弹劾夏珂纵容女儿经商?

  有没有搞错?!

  人夏珂那女儿,那是寻常意义上的经商吗?只看京城这两年,有点身份的人家的住处,就能看出人家这经商,给人们的生活和居住条件带来多大的好处。

  连朝廷都下了公文,委托夏珂女儿研制低成本玻璃技术,以便让玻璃惠及天下百姓。惠及百姓的事情,那是简单的经商?

  桂月坊李家这事儿办的有点急了,这弹劾不怎么能成立啊。

  然后,就是指责夏珂左右顺天府衙办理清韵斋偷窃案。

  这事儿是这几天的热点话题,人们已经把事情的前前后后扒了个清清楚楚。

  判罚过重吗?

  太后娘家的势力大,这是拿准了衙门不会追究这三家受何人指使,所以才会肆无忌惮的让御史弹劾。

  如果照着顺天府衙开堂审理案件时,邵毅的证言追究下去,说不定真会追到李家。到那时,李家就算把姓丘的管事推出来当替罪羊,也会因护不住家奴失了面子。

  如果真的追究到这一步,判罚的可就不单单是那五个平民百姓了,还有李家舍弃的家奴。

  相比之下,现在的判罚,已经很轻描淡写了。

  这也是皇帝的意思吧?

  所以,御史弹劾夏珂之后,皇帝只问了问夏珂在大理寺多久了,便宣布散朝。

  这就是皇帝的态度:有事说事,没事散朝。御史的弹劾,在皇帝看来,就是没事找事……

  然后,皇上他老人家又说什么来着?

  好像很关键的事情呢……先是问过夏珂在大理寺任职时间……然后,浮皮潦草的应付了御史……

  对对对,接下来才是关键,皇上忽然问起中书省参议请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