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壹拾贰章 人类世界的枷锁 无形有质_我来自大明辽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前路漫漫,无数次的失败可以预见,但每一项伟大的发明在经受灵感的启发之后,唯有经过艰苦卓绝的积累,才能最终积量变为质变。

  华夏人从不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小苦读圣贤书的孙元化,便是其中之一。

  说不定哪一天,由他主持的火器局便会捷报频传,并于再次相见之时,热情而又感激地搂住重真的肩膀道喜呢。

  毕竟,重真觉得华夏民族的榫卯结构,便是对于火铳机括的极大启发。

  若能发现这项技术中心最为基本也是最为核心的材料——雷汞,那么一切的难题便可迎刃而解,燧发火铳、火枪,也必将成为华夏民族的伟大发明之一。

  重真一直坚信,对于一项研究而言,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

  因此,他并没有将所有的信息都说给孙元化听,而是就像让炮弹飞一会儿那样,且让这个大明本土的火器专家,先行研究一阵子。

  老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启迪其本能,唤醒其意志,要比无限地给予更加重要。

  其二,自然便是结识了袁可立,并且帮他调理了身子,还帮助他克服了心理障碍,取消了辞官归隐的念头,乃至忧愤而终的历史结局,都必然得到改变。

  也让有着海军以及海军陆战队雏形的登莱军,找到了明确的目标,并且以正确的方式,正朝着那个康庄大道大踏步地前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重真坚信,在袁可立的统御之下,在张盘等一众山东好汉的努力之下,登莱军的成长,定当一日千里,其蜕变也是就在当下。

  被袁可立收为徒弟,并且由其赐字“斯民”,那更是意外之喜了。

  而且不仅自己,周吉、金福麟这些伙伴也都受其恩典,便连吴三桂,以及袁七、祖宽、马宝、赵大同,这些巡抚或者高等武将的家丁,都没有例外。

  这又是一份十分微妙的改变,让这些自卑少年的内心,种下了质变的因缘。

  只要继续善加引导,便迟早会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那一天。

  来到关宁加入关宁军后的第二个年,照例是在军营之中过的。

  在袁崇焕的用心主持之下,这个年过得比上一个年更加简朴,也更加隆重。

  虽然物质水平仍旧较低,但好歹不用被一碗迟到的腊八粥,便骗得热泪盈眶了,并且精神享受也提高了好几个层次。

  历经过宁远之战并且豪取大捷的关宁将士们,无疑都变得更加精神饱满了。

  天启七年,便在这种氛围之中,开启了崭新的序幕。

  有感于此,重真暗叹,这或许就是袁崇焕的高明之处吧。

  为了聚拢军心,他连老家都没有回。

  而是在巡视关宁锦防线中每一座城池,每一个堡垒的过程之中,或鼓励打气,或讲些笑话或者荤段子,以抚慰将士们略显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