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260章 离京_从大周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张氏和小卫氏还有明兰,甚至还一步三回首的,想着卫允会不会忽然折返,重新出现在码头上。

  自从恩科结束之后,那些个新晋进士们的职位也都已经被安排妥当,永安帝给了这些新晋的进士们两个月的假期,容其返乡祭奠,告慰祖宗。

  可有些家就在汴京的,甚至已经去有司衙门里头报道了。

  盛家的五女婿,那个叫做文炎敬的,于恩科之中考了个二甲十三名,之后也颇为给力,似乎是因为说定了和如兰的亲事,在考庶吉士的时候超常发挥,一举考入了翰林院。

  半个月以前就已经提前去翰林院报道了。

  还有那个小白脸齐衡,这次的恩科也考中了,并没有如同文炎敬一样去考庶吉士,而是直接入了都察院之下的谏院,做了个监察御史。

  曹太后还是还是念着平宁郡主的,否则的话,以齐衡在这次恩科之中的名次,怎么可能如得了都察院,做得了监察御史。

  要知道,监察御史可是正七品的官,而且都察院之中,尤其是谏院,皆是言官,若是论清贵的话,丝毫不输于翰林院。

  而且大周开国以来,齐衡也是第一个以新科进士之身直入谏院的。

  ··········

  卫允刚刚离京赴任每一日,曹太后便在早朝之上开始发难了。

  齐衡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再提逆王一案。

  先前有余先帝大行,山陵崩他,而后西夏入侵,吐蕃东进等种种缘由,兖王叛乱一事,除了当时被抓获斩杀的人员之外,其残余的党羽还未来得及清查,所有的案卷以及搜查出来证据都暂时封存于刑部之中。

  齐衡虽属谏院,却只是个七品的监察御史,无上朝之权,然曹太后却早有打算,当朝宣召齐衡入太和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重提逆王旧案。

  曹太后乃是先帝原配,高居后位数十载,素有贤名,于朝于民,皆有厚望。

  加之如今被当今官家和两位大相公亲自从慈宁宫请出,垂帘听政,执掌玉玺,如今永安帝虽为皇帝,然实际掌握朝政大权的却是曹太后。

  而且还掌的名正言顺,别人挑不出半点错漏来。

  兖王在汴京经营了十余年之久,其势力分布何其广泛,其党羽何其之多,甚至可以说满朝文武之中,有将近一半的人都曾和兖王有过联系。

  可兖王叛逆已是既成的事实,若是追究到底,对参与此事之人施以严惩的话,那大周的威仪何在,律法的意义又何在。

  唯有如此,方能震慑世人,彰显律法之森严,朝廷之威势。

  这个时候,自然没人会傻到跳出来反对,就连永安帝,也是举双手赞成的,因为若是此事办的好了,于他而言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若是有人因此而下马,那正好可以让他提拔提拔自己的心腹亲信,或者是利用这次的机会,收拢老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