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99章 印刷术毕昇_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北宋时期,雕版印书更是蔚然成风,数量惊人。”

  “不过,雕版印刷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

  “印一本书,刻那么多板子,雕刻工人费眼费力,相当辛苦。”

  “一块板子,如果有一个字错了,或者要改动,那整个板子就作废了。”

  “如果一本书不再加印,全套板子也就作废了,没法重复利用,存放又占地方,造成巨大浪费。”

  “比如北宋初年刊刻的《大藏经》,一共五千多卷,一共刻了十三万块板子,花费十二年。”

  “活字印刷能在北宋应运而生,成全毕昇的历史定位,离不开社会大环境。”

  “宋太祖立志宰相须用读书人,宋太宗也曾说过喜欢读书。”

  “宋仁宗更以文治著称,组织编纂《新唐书》《新五代史》,诗词、古文和理学都有了长足进步。”

  苏轼: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在整个印刷史上都是一次革命,对中华文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在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前,只有摹印、拓印和雕版印刷。

  既笨重费力又耗料耗时,不仅存放不便,有错字又不易更正。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方法既简单灵活,又方便轻巧。

  其制作程序是先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统一的单字,用火烧硬。

  使其成为胶泥活字,然后把它们分类放在木格里。

  一般常用字备用几个至几十个,以备排版之需。

  排版时,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

  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一个个从备用的木格里拣出来,排进框内。

  排满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烤。

  等药剂稍熔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

  待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

  印刷时,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敷上纸,加上一定压力,就行了。

  印完后,再用火把药剂烤化。

  轻轻一抖,胶泥活字便从铁板上脱落下来,下次又可以再用。

  毕昇创造发明的胶泥活字、木活字排版,是印刷术发展中的一个根本性的改革,是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中华文化的交流作出了伟大贡献。

  “北宋历代皇帝主张尚文抑武,自然会带动朝野上下形成不学无术为耻的社会共识。”

  “北宋王朝从笼络知识分子,扩大统治基础考虑。”

  “大幅增录进士,年均录取量是唐代的十四倍。”

  “北宋官员的经济待遇相当于汉代的十倍,唐代的两倍多。”

  “这样的高收入,使他们有条件专注于读书、写书与文化传播。”

  “北宋历代皇帝还重视图书事业,大量收集散落民间的古籍,组建文史馆,开展图书管理和研究。”

  “尤其作为官办图书馆的崇文院,藏书多达八万多卷,学科覆盖面广泛。”

  “对于科技人才和科技发明,北宋统治者是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