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章 羊毛加工厂_极乐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兆府府城内,坐落着一座大庄园,四周的家丁携刀来回巡逻。

  不知道的只会以为这是某个大官的私人园林。

  但实际上,这只是一座工厂。

  一座羊毛加工厂!

  这也是目前大宋为数不多的大型羊毛加工厂之一。

  每年,西北地区大量的羊毛,都要送到这里进行处理加工。

  加工完后再送到各个制衣坊制帽坊,制作成各种精美的羊毛袍子帽子。

  这些羊毛袍子帽子,除了在大宋售卖,还会运送到北方的契丹人党项人那里。

  北方的贵族,非常喜欢这些羊毛制的衣饰。

  甚至一部分送到了东面的日本国那里,然后顺带地换回了大量的硫磺白银。

  不过,随着元昊自立为帝,西北动荡,送到京兆府羊毛工厂的羊毛量受到了影响,数量开始减少。

  紧接着,下游的各个羊毛制衣坊制帽坊也都受到了影响,出货量减少。

  特别是近期,随着元昊大举进犯,整个边境地区风声鹤唳。

  不仅来自党项人的走私羊毛没有了,就连陕西境内的羊毛供应,也减少了很多。

  京兆府的羊毛工厂,陷入了较大的困顿之中。

  京兆府的羊毛来源,一部分来自陕西诸州府,还有一部分来自党项人那里。

  元昊自立后,党项人的羊毛就不能明目张胆地运送到京兆府了,只能通过走私转进!

  还好,北京大名府那边还没有问题。正巡视着羊毛加工厂的韩琦,微微叹气。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边境爆发大战,那些养羊的牧民,也都躲藏起来了,那些四处收储羊毛的商贩,也不敢随意走动了。

  商业陷入停滞。

  羊毛加工厂,自然就陷入羊毛荒了。

  要想获得大量羊毛,只有等大战结束,恢复羊毛贸易了。

  不过,虽然西北地区的羊毛收购出现问题,但是河北和辽国境内的羊毛还在持续供应着大宋。

  特别是辽国境内那优质的羊毛,每年都是一车一车地拉到北京大名府。

  然后进行精细加工,再运发给各个下游衣帽作坊。

  现在陕西的衣帽作坊主,已经考虑从大名府购买羊毛了。

  京兆府和大名府的羊毛加工工厂,都是赵祯一手促建的,中间也都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但赵祯也不独干,而是找了些机会,顺势还将股份分了出去。

  韩琦在羊毛厂中,也就有一小点股份。

  随着后面赵祯又带头促进羊毛制成品产业的发展,大宋的精制羊毛需求也不断攀升。

  最后,草原上的牧民就被卷入了进来!

  养羊能致富!

  养一只羊,比养一匹马更是赚钱!

  赵祯努力地改变着北方草原的经济规则。

  他并不是悲天悯人大发善心,要带领牧民脱贫致富。

  他有他的目的,他要的是让北方的党项人和契丹人多养羊,少养马。

  将养马的精力放到养羊上。

  多养羊少养马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