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3章 万斤红夷大炮(中)_大家请我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督的言词,厉声喝道,“铸炮也好,锻铳也罢,讲的是科学的精神,用的是精湛的工艺!”

  “若是工艺不及,当刨根问底,寻其根源,岂能简单以成败论之?”

  “这万斤红夷大炮义军素来不曾铸造过,此次新造,难度很大,焉能强求一举成功?”

  “我是这么认为:我等铸炮,皆用西洋模数之论,此乃铸炮理论耳!”

  “其次,定其长短、轻重、口径、装药及附属配件等,此乃设计火炮之法也。”

  “再次,制作模范,浇筑铁汁,月余乃成,此乃铸炮工艺之法。”

  “最后,火炮作成,拉往空旷之地,装药试射,反复数次不止,此乃试验之法。”

  “凡此四者,火炮乃成。如法而制,每次制成,再检验一番合格即可使用,则铸炮之法尽矣!”

  “不知张先生以为,如今铸炮不得其法,其误在何处?”

  张顺一番言辞,将火炮铸造的前前后后分成理论、设计、工艺、试验和量产五个阶段,张都督顿时觉得脑海中清晰了许多。

  他沉吟了片刻,试探着应道:“莫非在设计和工艺之间?”

  “那模数之论有误否?”张顺笑着反问道。

  “西洋模数之法胜于中国,当无误也!”张都督老老实实承认道。

  “既然模数之论无误,那以模数之法设计的长短、轻重、口径及装药之炮,焉能有误?”

  “呃想必定然是铸造不得其法!”张都督晕了,感情绕来绕去,您这意思是这问题还是出在我身上?

  “为何不得其法?”张顺既是在追问张都督,其实也是在追问自己。

  “这恐怕是因为微臣太过愚钝!”得了,张都督干脆破罐子破摔,您着非要揪着我错误不放呐?

  张顺无奈的拍了拍脑袋,这厮什么都好,就是没有一点科学的精神,动不动就往自己能力、尊严角度琢磨。

  他不由提醒道:“冰融则缩,水冻则胀,盖固液有别也!铁水与铁亦定然缩胀不一,铸造小件,尚且不显;待到铸造重炮之时,其中问题定会显现,此其一也。”

  “待铁水注入,先后左右有别,先注者凝,后注者熔。其冷热不均,缩胀不同,故而多有缝隙;再加上水汽进入,无处可出,故而多气泡空洞,此其二也。”

  “铁水速凝则脆,缓凝则韧,盖缓速有别也,此其三也。”

  “凡此三者,请君详之,火炮必成也!”

  原来张顺在追问张都督的过程中,自己也渐渐理清了思路。

  原本他以为铸造火炮是什么高科技,如今细细想来,其实也不过涉及到固液转换、热胀冷缩等基本物理学基础知识罢了。

  然后,火炮里有孔洞气泡和材质问题,又涉及到钢铁的工艺问题,基本上也在张顺能够理解范围之内,所以才有了这番言论。

  不过,这番言论倒和前面砂型铸造没有什么逻辑关系。只是张顺突然灵感迸发,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尽量利用前世学到的物理学知识分析其中原理罢了。

  但也把张都督听得目瞪口呆,颇有几分“虽不明而觉厉”的意味儿。

  他下意识就把这砂型铸造当成了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准备马上实施一番。

  在这番阴差阳错之下,倒让张都督瞎猫撞到了死耗子。

  原来原本历史上就是泥范铸炮用了几百年以后,最终被更先进的砂型铸造代替。

  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砂型铸造透气性好,不容易产生孔洞、缝隙,定型效果也优于泥范铸造。

  甚至张顺前世穿越之前,很多现代化工厂,还在采用这种工艺铸造大型金属构件。

  这种工艺无论是实用性,还是应用范围,都比张顺记得的“铁模铸炮法”强多了。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