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九章 案情的疑点_丧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笑够了吧,那你说说,把我带来,到底还想干什么?”我认真的去问他。。。

  孙志明似乎这才想起来正事:“你上次不是说让我查查五年前有个‘女’生死亡的案子吗?我查到了。我正打算给你看,刚好卢晓飞诬陷你,我就顺水推舟把你带来了。”

  原来孙志明真是另有用意,一提到骆兰的案件,我忍不住追问道:“你查到什么了,是不是案子有疑点?”

  孙志明从包里面拿出一个档案袋,放在我面前,郑重其事的对我说:“这里有详细的记录,你可以自己去查阅。想要听简单的,那我就来给你说好了。”

  当孙志明把骆兰案件的疑点说出来之后,我越发觉得,骆兰肯定不是自杀。因为孙志明告诉我,当时警察赶到现场的时候,已经有很多学生出现,第一现场的很多线索都被破坏了。

  警察当时也不认为是自杀,和我所看到的一样,讲台上方没有钩子,绳子无法绕过去,如何吊死人?可是,当时在发现骆兰的尸体之前,教室完全是处于密室当中——骆兰在当时和钱玲玲一样,也是班长,每天开‘门’的钥匙都在她身上。

  那天早上,大家等到快上课的时候,都没有看到骆兰来开‘门’,班主任用了一把备用钥匙,才把教室‘门’打开了。骆兰的躺在讲台上,已经断了气,脖子上还有一根绳子,人们下意识认为骆兰是被吊死或者是勒死的。更加诡异的,教室的钥匙还在骆兰的身上,这就形成了小说和电影当中的密室杀人案。

  如果是勒死,警方曾一度怀疑凶手是他们班主任。只不过那天晚上,班主任去陪老婆看电影了,错开了骆兰的死亡时间,拥有不在场证明。

  如果是吊死,上方又没有铁钩子,绳子在哪里悬挂?

  是否会有人偷偷拿了教室的钥匙,然后偷偷配了一把?在杀了人之后,又用钥匙在外面把教室锁上,以此来制造一个密室呢?

  这种可能‘性’的确存在,只不过调查的难度很大。第一,配钥匙的人可能是骆兰的舍友,同学,也可能是班主任的同事,学生,甚至是家人。因为能打开教室‘门’的钥匙有两把,但凡有机会接触到这两把钥匙的人,都存在杀人的可能‘性’。第二,就算别人接触过钥匙,也没有办法确定他们就一定会杀人。比如,骆兰就曾经把钥匙借给别人来替她开‘门’,因为那一天骆兰生病了,无法早起来教室,而且这种情况不止一次,钥匙也借给了不同的人。

  案件的调查陷入到复杂,由于当时负责这起案子的警察急于调动工作,便把这案子‘交’给了他的下一任。谁知道这下一任警察在调查未果的情况下,草草结案,认定骆兰是自杀。至于如何自杀,警方没有说清楚,反正骆兰的家不是本地人,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