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6章大军齐聚新郑南_从长平之战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的精锐部队出战率甚至可以达到惊人的百分之八十。

  可以说,这一次的大战虽然规模并没有像长平之战那么的浩大,但也已经是决定国运的一战了。

  任何一方,一旦在此战中失败,轻则失去未来五到十年的战场主动权,重则彻底地失去争霸与统一的资格。

  因此,秦赵双方也是派出了其最能拿得出手的将领主持此次大战。

  秦军方面自不必说,自白起与司马错接连阵亡之后,王龁几乎是一力担起了秦军的重担,而作为秦军未来之星的蒙骜,自然也跟随这王龁一起投入到了决战之中。

  相对于有些青黄不接的秦军而言,赵军的将领阵容则是堪称豪华。

  赵括这个如今六国所公认的第一名将就

  不多说了,其下的廉颇、李牧,也都是被后世尊为战国四大名将的存在。

  当然了,也因为「将星璀璨」,主帅的人选却不好确定了。

  按理说赵括应该是主将的不二人选,但赵括自己知道,打赢长平之战,完全是因为自己对白起的所有动作早了如指掌,而打赢燕军,则大半的原因是因为燕军太弱。

  真的要赵括指挥数十万大军跟秦军对轰,要不了两个时辰,他就得露馅。

  同时,赵括如今毕竟已经是赵国的王上了,以赵王之尊与秦军王龁相战,显然也有些掉价。

  借着这个理由,赵括堂而皇之地将主帅的位置给腾了出来。

  若是按照一般的道理,既然赵括不做主帅,理所当然地便应该要让资历更深,经验更加丰富的廉颇将军来做这个主帅。

  尤其这只部队的主力,足足十二万大军还是廉颇从燕国带过来的。即便从军情的熟悉程度上来看也该由廉颇出任主帅。

  可是,出乎所有人,包括王龁的意料之外的是,战场之上,赵军树起的大纛旁,龙飞凤舞的竟然是一面「李」字的旗帜。

  是的,赵括力排众议,将主帅的位置交给了李牧。

  说是力排众议,实际上赵括需要说服的主要还是廉颇将军。

  好在,赵括从长平之战开始,说服起廉颇来,几乎就是一说一个准的。

  「未来总归是年轻人的。」这是赵括对廉颇所的关于主帅问题的第一句话,也是唯一的一句话。

  这简单的一句话,却是蕴含着双重的意思。

  首先,因为未来终究要交到李牧的手中,那不如趁着您老还在,检验下未来到底能不能交给眼前的李牧的手中。

  其次,未来是年轻人的,那过去的呢?再想想廉颇刚刚拿下的燕国之地,这已经是泼天的功劳了,虽然这份功劳需要分给田单一份。再去抢击败秦军的功劳,那多少有些不上道了。

  于是,连消带打之下,只一句话,却足以让廉颇让贤给了李牧。

  不过,将主帅的位置交给李牧而不是廉颇,赵括的考虑也不仅仅是因为功劳分配的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