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1章来而不往非礼也_从长平之战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再继续使用这样的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武器。

  不过

  防守方嘛倒是没有这个顾虑,可以一刻不停地对敌军发射,即便是杀伤不了多少敌军,也能阻隔、迟滞敌军的进攻嘛。

  不过,随着战争的继续,士卒体力的下降都是可以预见的,自然石弹被抛出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近,到最后,即便是阻隔敌军的作用也不大就是了。

  但由赵括亲自改装的投石车,却是不一样!虽然他的原理也并不复杂,但其威力,尤其是准度却是高出了如今的抛石车不知多少。

  而它自然也在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回回砲!

  是的,就是蒙古铁骑纵横欧亚,砸破无数城堡、城墙、营寨,于襄阳之战中一战成名的,令敌军闻风丧胆的配重式抛石机——“回回炮”。

  实际上,他的原理说出来不值一提,就是用重力替换人力。

  具体来说,就是利用杠杆原理,将原有的抛石车进行改装。将原来靠人力拉的较长的一端变成固定的装有重物的木箱子,而另一较短的一端则为空置,留待石弹的装填。

  发射前先将放置石弹等的那端用绞盘或直接用人力拉下,同时用钩子固定住,与此同时,装有重物的另一端也将在此时上升。

  战斗时,放好石弹后,解开石弹一头的钩锁,放置重物的一端因为力矩的关系瞬间落下,从而将装配的石弹顺势抛出。

  相较于人力的投石车,这样威力巨大的抛石车,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只

  要重物够重,长端够长,理论上,抛石车的攻击范围和攻击威力,是能够成倍地增加的!

  其次,是人力方面,利用绞盘和滑轮,这样的回回砲操作起来只需要五人即可——三人压杆,两人装弹。大大地节约了人力物力。

  当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回回砲,只需掌握好一段配重与所抛射石块的比例,几乎可以指哪打哪!

  虽然,这样的算术对于大字不识几个的秦军将士们而言有些困难。

  但这可难不倒赵括啊!一道受力分析的物理题,再加上一道求抛物线轨迹的数学题,很容易就能得出一个关于重物、石弹和攻击距离之间的公式。

  虽然赵括想要教会这个公式有些难度,但只要把石弹的规格大致确定,就很容易将重物和攻击距离的数学关系列成一个表格。

  甚至这个表格也不需要太多的系数,有“短、中、长”三个距离对应关系,就已经够用了。

  “短距”的配重,负责消灭靠近到了城墙下的攻城器械;“中距”的配重,负责阻断和尽可能地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至于“长距”的配重,那自然就是负责消灭对方的投石车一类的远程武器的了。

  当然,在这个基础上还能进行微调,只要记住一个原则,加配重就射得更远,减配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