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9章 赵军突围在北路_从长平之战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退秦军,但总归还是能给秦军骑兵造成一定的威胁与损失的。

  同时,兵力的收缩,也更有利于单兵作战能力较弱的魏军对秦军精锐进行阻击。

  简单来说,晋鄙的打法就是用空间和魏军士卒的性命,尽可能地拖延住秦军攻破后营的时间。

  不得不说,作为魏国最后的大将,晋鄙还是在最关键的时候表现出了一名大将该有的风范。可惜,他的对手是秦军,令六国侧目的秦军。

  三柱狼烟,彻底地点燃了魏秦两军最后的生命之火,而就在魏秦在东南部的主战场的狼烟下打生打死之时,被围困在最中心的赵军也随着狼烟的号令而动。

  没错,因为探马无法触及太远,赵括无法得知秦军的行程情况,担心秦军随时可能折返的赵括选择了一个最为妥当的时间——秦军对魏军发起总攻的时候。

  而已如今有限的通讯手段,秦军想要一令而动,无碍

  乎号角、旗帜和狼烟几种办法,而结合午时的狼烟,赵括判断秦军极有可能继续以狼烟为号,发起对魏军的进攻。

  于是,「狼烟起,大军出!」的命令被传达到了每个赵军士兵的耳中。

  当然,给赵军士卒的命令不是撤退,而是向北进攻,回长平关修整!

  「打回长平关」这样的口号也随即被传了出来。只是在明眼人眼里,自然明白:大军这是要撤退了。当然,有这样心眼的人,自然也不会轻易将这些话语给说出来。

  只是,赵括这样大张旗鼓地反攻秦军,显然将要遭遇秦军极力的阻击,损失之大,不战可知。

  但赵括别无选择。

  事急矣!只有牺牲掉一部分,才能保住另一部分,此事古难全。

  近六万大军齐齐反扑,刚刚还处于进攻态势的秦军顿时有些懵了!赵军怎么还有这么多兵力?他们哪里知道,为了这一击,赵括已经将四面的战兵全部集结到了一起,这一击,便是最强也是最后的一击。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赵括很是明白。

  一旦一击不成,以白起的老道,很快便会发现自己的企图,不需要去往南部战场的大军回援,只要西面的大军死死黏住自己的后军,那自己这六万的残兵,恐怕能成功逃离的不到万人。甚至连自己也得交代在这儿。

  所以,防御是没有意义的。

  要的就是趁其不备,集中全部的力量,以绝对的碾压的态势,杀出一条血路。等白起反应过来,想要派兵追击,也是来不及的。

  而北面的地形也是赵括做出这一决定的重要因素,与东南面不同,上党的地势是越往北地势越是宽阔,宽广的正面,给予了赵军充分的展开空间,也令兵力短缺的秦军防不胜防。

  令旗挥舞,伴着天边的狼烟与残阳,六万赵军呈六路,各依锋矢之阵,向着秦军便猛打猛冲了过去。

  刹那间,声声战鼓闷如雷,万人嘶震寰宇,千人踏黄沙漫天,应是残阳、狼烟羞见,声色具丧秦军胆。

  「速报于武安君:赵军突击北路!」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