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5章 超音速风洞(求首订!)_黑科技的大国航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5章超音速风洞(求首订!)

  三月,草长莺飞。

  火箭研究院对于新型1210吨级可回收火箭的研发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各个系统的整合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进展最快的就是火箭整体外形设计,已经初步完成了定型工作。

  因为结构、外形构造,和之前的三级液体火箭都不一样。

  所以火箭的外形设计,想要正式定型,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风洞测试。

  空气动力研究中心高速所,超音速风洞系统,FT-51号风洞。

  新型可回收火箭的外形尺寸,长72米,宽4.5米。

  整个国内的所有的风洞系统之中,也只有FT-51号风洞能够给这么大尺寸的超音速物体,进行测试。

  超音速状态下,火箭的外形设计稍差一点,那么要达到同样的速度,需要消耗的燃料将会大大增加。

  所以无论是为了提高火箭的速度,还是为了节省加速时消耗的燃料。

  都必须将火箭的外形设计,做到精益求精的程度。

  而在风洞之中吹风,就是模拟的火箭在超音速状态之下的运行状态。

  要知道,因为1210吨级推进系统的推力实际上推动这台火箭是绰绰有余的。

  毕竟整台火箭的重量,加上燃料和载荷卫星之后,起飞质量也不会超过600吨的质量。

  所以这场测试的重点,并不是火箭燃油经济性能。

  真正的重点,其实是测试火箭在超音速状态之下的稳定性。

  如果不能够在火箭发射进入超音速状态的时候,保持结构的稳定,那么火箭就存在解体的风险。

  “之前用研究院之内的小型超算,做的外形受力有限元模拟怎么样?”

  翻阅着各种各样的文件,张星扬问着坐在自己身边的乔阳。

  两人这次乘坐火车,前往的就是空气动力研究中心高速所。

  火车车厢是只有两个人的软卧车厢,并且是经过国安检查的保密车厢,所以张星扬敢和乔阳在火车上谈论火箭的具体信息,并不担心信息泄漏的问题。

  而整台的新型火箭已经通过火车专列,运送到了空气动力研究中心高速所所在的城市。

  然后通过一辆辆超长货运拖车,运送到高速所风洞系统所在地。

  当然在这过程之中,所有的运输都是在国安系统的看护下进行的。

  就连驾驶这些重型拖车的司机,都是经历过政审的专业运输队。

  为了火箭的运输,作为研究所大管家的梁毅,协调了近乎上百家单位,这才安全保密地将火箭,从总装中心转运到了风洞测试所在地。

  因为从火车专列下来之后,使用的是分段运输的方式,所以在进行风洞测试之前还需要再进行总装。

  “受力有限元模拟结果还不错,没有出现受力比较集中的地方,应力集中现象也不是很明显。”

  乔阳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