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七章 清查草场_大明王朝15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不是应天府的地方豪绅多么爱国,不敢侵占。而是朱厚照在应天府主持丈量土地时,发现一些被侵占的农田,原来竟然是朝廷规划的草地。对于这部分土地,收回来后,并没有继续作为农田使用,而是恢复了其原来的土地性质,那就是草地。

  所以,与原额相差只有三百多亩,这点小活就不需要杨一清亲自出马了。朱厚照直接就安排应天府府尹武雄来处理。

  至于种马方面。南京太仆寺在接收完那些草地后,曾向朱厚照请示过,增加一批种马,数量为一千匹。朱厚照当时忙于进行经济改革,也没有进行细想,直接就批准了。

  即便是有了这购买来的一千匹,按照种马的定额,应天府这边仍然短缺八百六十二匹。

  应天府就在朱厚照的眼皮子底下,竟然还有这么大的缺口。为此,朱厚照专门命令李昆,安排几支商队,前往北方的马市购买种马。初步确定数量为五千匹。

  购买马匹一般都是以物易物居多。上等马需用直绢五匹、米五石换取。中等马减半。

  为此,朱厚照命人在南京贸易市场、苏州府等地购买了大量的布匹和粮食。

  为了防止沿途被山贼抢劫、官府敲诈,朱厚照特命蒋善率领羽林前卫负责护送。

  羽林前卫曾经押运过漕粮至京城,沿途的路况十分清楚。

  分列二、三的分别是扬州府和淮安府,杨一清就率领军队前往这两地进行丈量清查。

  而朱厚照也没有闲着,他打算前往凤阳府。

  朱厚照前往凤阳府,绝不仅仅是因为马政,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做。

  朱厚照的改革是从应天府抓起,后期又安排王鏊、王承裕等人奔赴长江下游的镇江府、常州府、苏州府和松江府四府推行朱厚照的清冗员、涨工钱等改革措施。

  扬州府和淮安府由本府自行推行。无论是淮安府知府边宪,还是扬州府知府王恩,那都是史书有名的好知府,由他们来做,朱厚照还是放心的。

  王鏊等四人完成任务,回到南京复命后,朱厚照又安排王鸿儒到安庆府和庐州府继续推行,而王承裕则负责池州府、宁国府和徽州府的相关工作。

  可以说,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达到了十二个府。

  对于南直隶的十四府四直隶州来说,已经是进行了三分之二。

  太平府、徐州、滁州、和州和广德州,面积相对较小、人口相对较少,推行起来也很容易。

  倒是凤阳府,推行起来颇为不易。

  凤阳府虽然隶属于南直隶,但是他却不同于一般的府。

  此地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老家。

  洪武七年,朱元璋改中立府为凤阳府,是大明的中都,与明南都(南京)和明北都(北京)并称为明三都。

  是明三大政治中心之一。

  至于为什么要取名“凤阳”,据说朱元璋是取“丹凤朝阳”之意,也有说是取“凤凰山之阳”的意思。

  不管是哪种意思吧,其实都是一个好的意思。

  而凤阳府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坐镇,那就是凤阳守备太监。

  凤阳守备太监可不简单。属于司礼监的外差。不仅负责护卫皇陵,而且还负责操练中都留守司八卫一所军马,兼管高墙犯罪宗室。

  这绝对是一个实权人物。

  请收藏:https://m.zhuishu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